【行業】中國軟件互聯網30年啟示錄(24頁)

1977 年,蘋果Ⅱ電腦正式發布,標志著個人電腦時代的開啟。軟件產業是個人電腦革命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隨著個人電腦產業的爆發,一系列創新機會應運而生,在操作系統、辦公軟件、數據庫等許多重要領域都帶來了巨大的發展空間。

在整個 80 年代,軟件行業處在激烈的競爭中。1984 年,軟件行業最大的公司并不是微軟,而是一家叫做 Micro International 的公司。當年的市場競爭如此激烈,以至于1984 年排名前十的軟件公司最后只存活下來一家公司,就是著名的微軟(MicrosoftCorp)。

我國軟件產業起步晚,在基礎軟件方面錯過了發展機遇。當蘋果Ⅱ電腦發布的時候,中國改革開放還沒有開始。而且受限于當時中美雙方的產業、人員等方面差異懸殊,中國在基礎軟件方面一開始就處于落后地位,操作系統、辦公軟件、數據庫和中間件等市場已經都被國外軟件巨頭占領。

中國政府很早就意識到基礎軟件自主創新的重要性。早在 1986 年,我國開始了“863 計劃”(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旨在提高我國自主創新能力,堅持戰略性、前沿性和前瞻性。

自主可控進一步上升為國家戰略。2014 年 2 月國家成立中共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由習近平主席親自掛帥,網絡安全重要性提升至國家戰略層次。 2016年 8 月,國務院國家科技創新“十三五”規劃中再次突出自主可控 CPU 等信息化核心技術。 2017 年 6 月 1 日,《網絡安全法》正式實施。隨著我國《網絡安全法》的正式頒布,針對關鍵信息基礎設施中所使用的重要信息技術產品自主可控、安全可信的要求日益迫切。2018 年 3 月,網信小組升級為“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2018 年 4 月 21 日全國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會議在京召開,本次會議在 2016 年網安會議的基礎上規格提升,再次強調核心技術是國之重器,加速推動信息領域核心技術突破。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