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互聯網法律白皮書(51頁)

個人信息保護立法普遍加快。個人信息保護在信息社會成為重要的立法領域,目前全球一共有127 個國家制定了個人信息保護相關立法。1一直以來歐盟和美國兩大經濟體向全球推行符合各自價值利益的個人信息保護法律體系,雖然二者在立場上有著根本分歧,但是不妨礙雙方在制度層面的相互借鑒。近期,隨著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新業務對信息社會個人信息保護帶來重大沖擊,原有的個人信息保護規則已經落后于技術發展變化,無法有效保護個人權利,以美歐為首的發達國家和地區積極完善個人信息保護規則。在發達國家引領的個人信息保護立法浪潮下,新興發展中國家也開始積極制定個人信息保護立法。同時,個人信息保護配套規則和救濟機制也在不斷完善和跟進。

跨境數據流動規則不斷探索。隨著互聯網的普及和全球數字貿易的發展,數據有序流動成為經濟發展和創新的重要驅動力量,但目前跨境數據流動政策在全球尚未達成一致。基于促進本地投資以及數據安全等原因,大多數國家對跨境數據流動持較為保守的態度。隨著數據價值的凸顯以及大數據、云計算技術的發展成熟,各國開始重視數據流動對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通過完善數據保護規則,推動數據有序流動。同時,各國通過立法實現長臂管轄,加強對境內外數據的管控。

網絡安全頂層設計持續更新。全球范圍內,當前網絡安全形勢日益嚴峻,勒索、網絡盜竊、銀行詐騙、網絡間諜和破壞互聯網服務等網絡安全事件數量激增。各國對網絡的高度依賴與網絡安全的極度脆弱兩者間的矛盾十分突出。網絡空間的安全與穩定成為攸關各國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的關鍵議題,網絡安全已成為全球網絡空間治理的重要領域。過去一年,世界各國紛紛加快網絡空間頂層制度的建立和完善,通過立法和標準等配套制度的建立,以關鍵信息基礎設施保護為重點,夯實網絡安全保障基礎體系。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