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日本化妝品70年發展啟示(40頁)

日本化妝品行業歷史悠久,眾多百年企業根基穩固。日本人對于化妝品的普遍使用始于明治維新(19 世紀 60 年代)以后,社會的進步使得政府取締了貴族階級對面部化妝的特權,這些原本只被貴族享有的美容化妝習慣迅速在民間流行起來。后來,隨著女性進入工作場所和社會地位的進步,化妝品被廣泛使用。19 世紀末-20 世紀初是日本化妝品品牌的集中創立期,歷史最悠久的資生堂集團創立于 1872 年,比 1907 年成立的歐萊雅和 1953 年成立的雅詩蘭黛還要早幾十年,花王、嘉寶娜等知名日本化妝品企業也創立于 19 世紀末,20 世紀初如今大名鼎鼎的 POLA、高絲等企業也紛紛創立。長達百年的歷史積淀為日本造就了眾多底蘊深厚、實力強勁的化妝品企業,并逐步向規模化、集團化方向發展,截至 2018年花王、資生堂、高絲、POLA 四家企業的營收均超過 100 億元人民幣。

戰后日本經濟快速復蘇,于 20 世紀 60 年代末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1945 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在日本政府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政策推廣和美國的大力扶持下,日本在政治、經濟、教育等多個方面實施了民主化改革。1945-1955 年,日本經歷了戰后十年的經濟復蘇期,并于 1956 年開始進入高速增長期,1956-1973 年日本 GDP 年均實際增速高達 9.3%,1968 年日本一舉超越德國成為當時僅次于美國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消費結構升級推動化妝品行業高速發展,1985 年日本化妝品行業出貨額達 1.1 萬億日元。1956-1973 年經濟高速增長對消費帶來的拉動主要體現在居民的基本物質需求得到了滿足,而 1974-1985 年期間家庭收入持續增長驅動的消費結構開始轉型升級,體現為交通通信、教育、娛樂、其他等更高層次的消費需求占比極速題提升。而化妝品消費正是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人們滿足馬斯洛基本需求后,開始追求美麗而產生的需求。1974-1984 年,日本食品消費占比繼續下降了 4.8 個 pct,教育、娛樂和其他消費占比分別提升了 1.6/0.3/1.8 個 pct。與此同時化妝品出貨額達到 1.1 萬億日元,10 年復合增速 7.9%。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