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動畫的萬里長征才走出了第一步,觀眾的期望值還在不斷攀升。2019年 8 月 11 日,《哪吒之魔童降世》票房突破 35 億元,遠超越中國動畫電影歷史原冠軍《瘋狂動物城》15.27 億元的票房記錄,也登上了內地電影票房榜第五的位置。街頭巷尾,人們無不討論:國產動畫崛起了嗎?之所以問出這個問題,是因為人們太需要國產動畫崛起了!
兒童更容易接受動畫這樣有夸張或超現實可能性的表達方式,但并不代表青少年、成年人不能接受動畫。如果以半年內至少看過一次動畫和漫畫來定義“動漫用戶”,那么,2018 年我國動漫用戶的規模為 3.46 億。與此同時,中國 14 歲以下的兒童人數僅為 2.45 億,可見動漫用戶的群體遠遠超出了 “兒童”范疇。2018 年,國內線上動畫和漫畫用戶規模分別為 2.08億和 1.67 億,同比增速分別為 36.8%和 46.5%。
假想世界的可視化和商品化,能夠寄托和滿足人們的遠大理想。提到動漫,就無法回避“二次元”這個概念。時至今日,“二次元”早已不局限于動畫和漫畫作品,而是泛指與現實世界對立的“假想世界”。ACGN(動畫、漫畫、游戲、小說)里的人物在廣泛意義上都可以被稱為二次元人物。喜歡二次元的人,可能是普通勤奮的學生,可能是忙碌疲憊的上班族,也可能是路人甲乙丙丁。動畫作品可以借由畫筆和技術,構建出一個幻想的世界,表達出真人影視劇所無法展現的理想、熱血、絢爛或是“中二”。在這個世界里,每個人都可以成為十六七歲的人,也可以超越十六七歲本身的含義。正如《哪吒》電影里的臺詞,“我命由我不由天!是魔是仙,我自己決定!”每個年齡層的人其實都有著自己的身不由己,也有著自己的拋開偏見和奮斗到底。動畫是很多人寄托自己的希望和抒發情感的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