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動畫電影-回眸與展望,視野與空間(72頁)

《大圣歸來》成功帶動成人向動畫電影市場升溫。2015年國產動畫電影在毛發渲染、燈光渲染等多項技術上獲得突破,該技術也被應用到國產動畫《西游記之大圣歸來》和《熊出沒之雪嶺熊風》影片中,兩部影片成功躋身當年動畫電影票房榜前五,《大圣歸來》更是以9.56億元的票房成績成功打開了國產動畫的票房天花板。2016~2018年,合計上映的非低幼影片達到23部,累計票房12.51億元,單片票房達到5440萬元,但2017~2018年非低幼動畫的票房始終在2~3億元左右徘徊,但已有15名導演完成了千萬級以上票房的處女作,不斷試錯迭代,為后續項目積累經驗。

成人向動畫電影創作模式仍在探索,單片票房波動性較大。在低幼市場行之有效的“影劇聯動”、“影游聯動”的模式對于成人向的動畫電影市場未能實現預期價值,其中2014年《秦時明月之龍騰萬里》上映前期間完成了4部動畫片作品的IP培育,獲得了較高的人氣和口碑,電影最終僅獲得5954.7萬元的票房,僅有168.7萬觀影人次,占1600萬粉絲數的10%。同樣失敗的案例還有2018年基于《俠嵐》系列動畫的大電影《風語咒》,基于騰訊視頻熱播動漫《全職高手》的大電影《全職高手之榮耀巔峰》等作品,最終票房均未能收回制作成本。

新生代工作室嶄露頭角,原創動畫IP不斷試錯迭代,追光動畫厚積薄發。除了成人向動畫IP的工作室進行聯動大電影的開發外,很多新生代的創意工作室開始打造原創IP,如彼岸天的《大魚海棠》(5.64億元)、追光動畫的《小門神》(0.78億元)、《阿唐奇遇》(0.3億元)、《貓與桃花源》(0.22億元)和《白蛇·緣起》(4.5億元),好傳文化的《大護法》(0.87億元),樂無邊動畫的《大世界》(262萬元)等原創IP影片陸續上映,大部分參與創作的動畫工作室都是成立于2009年以后的新生代工作室。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