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界黃金大多伴生。黃金是自然界中存在的一種稀有元素,是金黃色、抗腐蝕的貴金屬。由于其稀有、易保存和易儲藏等特點,兼具商品和貨幣屬性。自然界的純金極少,金礦中常含銀、銅、鐵、鈀、鉍、鉑等伴生元素,自然金中含銀 15%以上的稱為銀金礦、含銅 20%以上的稱為銅金礦、含鈀 5-11%的稱為鈀金礦、含鉍 4%以上的稱為鉍金礦。同時金有親硫性,常與硫化物如黃鐵礦、毒砂、方鉛礦、輝銻礦等共生,易與親硫的銀、銅等元素形成金屬互化物。
全球黃金儲量相對穩定。截止 2018 年底,全球黃金儲量為 54000 噸(金屬量),黃金儲量的分布相對集中,TOP 5 國家占比為 48.4%,儲量較多的有澳大利亞、俄羅斯、南非、美國、中國等國家,中國黃金儲量為 2000 噸(金屬量),占比為 3.7%。從全球貴金屬的儲存格局來看,全球黃金、白銀等貴金屬的分布均較為集中,TOP3 占比分別為 39.1%和 55.2%。
未來全球礦產金供應增速放緩。從黃金企業的資本開支周期來看,2013 年以來黃金價格下跌嚴重,黃金企業資本開支減少,根據弗若斯特莎莉文的報告,2012-2017 年度全球礦產金產量復合增速為 3.2%,2018-2021 年度預計復合增速為 0.8%。從黃金勘探角度看,黃金勘探從上個世紀 90 年代達到頂峰后一直處于下跌狀態,雖然 2000 年以來勘探費用在增加,但是金礦的發現量一直減少,未來黃金的供給速度有放緩的趨勢。近年的勘探預算主要集中于澳大利亞、加拿大和美國,這三個國家自 2005 年以來占據近 40%的全球預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