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維生素E-工藝變革推動景氣度上行(28頁)

VE 功效廣泛,現為市場容量較高、產銷極大的維生素品種。維生素 E(Vitamin E,簡稱“VE”)為一種脂溶性維生素(溶于脂肪和乙醇等,不溶于水),水解產物為生育酚,主要包括生育酚和三烯生育酚兩類共 8 種化合物,即α、β、γ、δ生育酚和α、β、γ、δ三烯生育酚。其中α-生育酚在自然界中分布最廣泛、含量最豐富、活性最高,國際標準下 1國際單位(IU)的 VE 即 1mg DL-α-生育酚醋酸酯。

原料檸檬醛來自于天然提取和化學合成兩種途徑,工業化方法主要為化學合成法:天然方面,檸檬醛廣泛存在于樟科及草科植物資源中,目前多從山蒼子(樟科木姜子屬植物山雞椒)鮮果內的山蒼子油(含 60%~80%的檸檬醛)中以蒸餾法獲得。我國山蒼子資源相對豐富,多年來持續為山蒼子油的凈出口國,主要面向德國、美國、法國等。從山蒼子油中單離檸檬醛的工藝技術已趨于成熟,然山蒼子油體量仍較小(近年來全國山蒼子油產量2000~3000 噸)、生產成本高,且異植物醇對山蒼子油收率低(收率約 20%),以山蒼子油為原料制備異植物醇的工藝難以大規模工業化。

甲基庚酮路徑:國內對側鏈的突破比較早,改進方法也比較多。2016 年北沙制藥等對起始原料和多種不飽和酮進行優化篩選后,選擇以異戊醛為起始原料生產異植物醇,實際上是巴斯夫法的改進方法。異戊醛法首先將異戊醛和丙酮進行縮合,經歷氫化、蒸餾后得到甲基庚酮。甲基庚酮(C8H16O)在堿性環境下與乙炔-氨等反應,并經歷炔化、閃蒸、氫化等步驟得二氫芳樟醇(C10H20O);二氫芳樟醇再與 MAA、異丙醇鋁進行縮合反應得到二氫香葉基丙酮(C13H24O),經過二氫法尼烯丙酮(C18H32O)再獲得異植物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