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商業航天產業研究-商業火箭(52頁)

民營火箭行業最核心的發展背景是國家戰略背景。如今,空間威懾正在成為大國間越來越核心的戰略能力,持續增強進入太空的能力以便應對未來空間態勢的變化,是世界大國的強烈剛需,而火箭是可以預見的未來最核心運載工具。商業航天發展對保頻占軌意義重大,也是實現快速空間響應作戰的捷徑。衛星的頻段、軌道等可用資源有限且有優劣之分,供需矛盾日顯突出,各國積極搶占衛星頻率及軌位的競爭大幕已然拉開。商業火箭軍用化是實現快速空間響應作戰的捷徑。

火箭研制生產核心保障能力,主要指的是極其重要且必須企業自主可控的兩個基礎設施:試車臺和總裝廠。試車臺是火箭發動機必不可少的生產試驗設施,從時間保障、研發成本和技術機密等三個因素來看,擁有自主可控的試車臺是非常必要甚至是唯一選擇。總裝廠是運載火箭和發動機進行大規模商業化生產的基礎保障,沒有總裝廠的企業,研制和生產將存在極大的脫節風險。如果民營火箭公司試車臺和總裝廠二者都沒有,意味著距離真正的技術迭代和產業化商業化階段,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發射服務的整個鏈條涉及單位與環節眾多,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整個發射服務鏈條包括上游火箭零部件制造商提供動力系統、控制系統、火箭箭體等部件給中游的火箭公司(大部分火箭公司會自研動力系統等核心系統),火箭公司為衛星制造商提供發射服務,最終實現在軌交付給衛星運營商。此外,運載火箭上還有一些不直接影響飛行成敗并由箭上設備與地面設備共同組成的系統,例如遙測系統、外彈道測量系統、安全系統和瞄準系統等;發射環節還涉及到使用發射場資源,火箭及衛星需要購買發射保險等。我國國家航天發射任務有嚴格的流程管理體系,商業火箭公司則正在努力推動實現整個發射服務鏈條的商業化,不斷提升發射服務面向公眾的的開放度和參與度。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