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AM 存儲器和 Flash 閃存芯片是當前市場中最為重要的存儲器。DRAM 是最為常見的系統內存,雖然性能較為出色,但是其斷電易失,相比于其同級別的易失性存儲器,其成本更低,故而其在系統內存中最為常見;Flash 則是應用最廣泛的非易失性存儲,其斷電非易失性使其主要被應用于大容量存儲領域。
DRAM 長盛不衰,占據存儲半壁江山。DRAM 是存儲器市場上的常青樹,從 1966 年 IBM 研發出世界上第一塊易失性存儲器(DRAM)開始,它就一直在我們的計算系統中占據著核心位置。從現有的計算機系統結構來看,存儲器分為緩存、內存(主存儲器)、外存(輔助存儲器)三大類。其中緩存要求速度高,但容量小,通常使用 SRAM。內存要求一定的讀寫速度和用來支持運行程序本身及所需數據的空間,相比于 SRAM,DRAM 保留數據的時間較短,速度也相對較慢,但從價格上來說 DRAM 價格較 SRAM 便宜很多,且由于技術區別,DRAM 體積小、集成度高、功耗低,同時其速度比所有 ROM都快,因此一直都是內存的不二之選。至于外存,相當于電腦的數據倉庫,對讀寫速度要求不及前二者,對容量需求巨大。
三大存儲器所用的介質中,DRAM 的地位最穩固,市場最大。因為 SRAM雖然價高,但是容量多年來增長很少,只需滿足計算機內部的數據傳遞即可。而外存容量需求的增長又過快,導致需要不停尋找新的介質。隨著數據的大量產生和電子設備的小型化趨勢,外存的介質一直在變化以適應需求,從磁盤/光盤/硬盤向 Flash 和 SSD 轉變。只有 DRAM 從誕生伊始就具備高密度、高容量的特點,從最初的 K 級到現在的 GB 級,DRAM本身的原理并沒有太大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