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推動的投資周期”將成 5G 主旋律。與 4G 相比,5G 將帶來技術升級和場景擴容。技術創新將體現在射頻(包括濾波器陶瓷化、天線輕型化、PCB 高頻高速化等)、基站主設備(CU-DU 分離、邊緣計算、小基站普及推動室內位臵服務等應用普及化等)、承載網(由 PTN 向 SPN 演進)、光通信(硅光、低損光纖、100G 光模塊)等環節。在國產替代大背景下,預計我國將著力克服“系統強、器件弱”的短板,在 FPGA、PA、石英材料等領域迎來機遇。新應用場景中,車聯網有望成為殺手級應用。
運營商資本開支已進入上行階段,帶動通信行業回暖。目前國內頻譜分配方案已落地,5G 牌照預計 2019 年下半年發放,運營商資本開支進入上行周期。2019 年三大運營商資本開支合計超 3000 億,同增 6%,止跌回升。
華為、中興成“風向標”,帶動國內自主創新步伐。根據華為 2018 年報,2008-2018 年華為累計研發投入大 4850 億元。根據歐盟委員會的《2018 年歐盟工業研發投資排名》,華為的研發費用排名全球第五,已超越蘋果。2017 年,中興通訊的研發支出達到 130 億元,占 A股通信全行業的 39%;2018 年中興的研發支出占比提升至 13%,進一步蓄力 5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