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從工藝看PERC電池設備的投資機會(29頁)

PERC電池效率提升明顯,效率記錄持續刷新突破。隨著市場的需求升級和行業的壓力,單晶硅片和硅料成本下降,P-PERC取代傳統電池,其成本更低,性能更好,被市場廣泛接受,是一種主流的高效電池,兼容現有產線,效率提升明顯。根據CPIA的數據,PERC電池的生產僅需在原有產線上增加鈍化膜和激光開孔兩個環節,單晶效率即可提升0.8%-1%,多晶效率可提升0.5-0.8%,且可結合其他工藝帶來更大效率提升。

在目前主流的晶硅電池中,單晶PERC電池效率占據絕對優勢。根據索比光伏網統計,目前單晶PERC電池的量產效率為21.3%,而常規單晶電池量產效率在20%左右,提升1.3個pct。同時單晶PERC電池組件功率也提升明顯。72片單晶PERC組件功率能達到360W,一舉提升20W,從而大幅降低光伏系統度電成本。

成本壓縮與效率升級,雙核優勢推動PERC產業化進程。相比于其他高效電池,PERC電池生產線可直接在常規BSF電池生產線上進行升級,僅需增加兩套設備,成本大大縮減。此外,近年來隆基、晶科等國內主要電池生產商持續刷新PERC電池效率的世界記錄。從2017年開始,隆基的PERC電池效率達到22.71%,2017年內底晶科將記錄刷新到23.45%,2018年5月,晶科PERC效率一舉突破到23.95%。隨著PERC電池效率不斷刷新記錄,N型PERT電池和HIT電池市場份額受到擠壓,根據EnergyTrend測算,N型高效電池的轉換效率至少需要超過PERC電池1%,才能在市場上保持競爭力。這意味著N型電池效率需要達到25%,對于目前的技術來說仍然存在不少障礙。未來3-5年單晶PERC電池仍然具有較大市場空間,N型高效電池的產業化進程或將推遲。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