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年“新一輪”電改以來市場電占比迅速增長。根據中電聯數據, 18Q1-3 全國市場交易電量占比為 28.3%,占電網企業銷售電量比重為 34.5%,與 2017 年前三季度相比,全國市場交易電量增長了約 38%,占全社會用電量的比重提高了 6pct。分省來看,市場交易電量占比前三名是云南、蒙西和江蘇,分別為 52%、47%、41%;大型發電集團煤電上網電量市場化率最高為廣西(100%),甘肅、江蘇、廣東、河南也超過 50%。
2018 年推動煤炭/鋼鐵/有色/建材 4 個高耗能行業率先全面放開發用電計劃,2020 年擬實現商業用電量的全部放開,市場電占比有望逾 70%。2018 年 7 月,國家發改委發布《關于積極推進電力市場化交易進一步完善交易機制的通知》,決定選擇煤炭、鋼鐵、有色、建材 4 個行業電力用戶,率先全面放開發用電計劃試點,根據測算,這 4 個行業用戶全面放開后可增加市場化交易電量 3500 億千瓦時,可以使市場化交易電量占全社會用電量的比例提高 5.0pct(數據取自中國能源報新聞報道《電力市場化交易再邁一大步(政策解讀)》)。
廣東電力市場化改革開全國之先,完善的政策體系是推動廣東市場電發展的制度前提。2006 年,廣東率先在臺山開展直購電試點,2013 年啟動全省直接交易試點;2015 年,廣東省試點開展售電側改革;2016 年,廣東電力交易中心成立;2018 年 8 月底,全國首個電力現貨市場在廣東投入試運行,這標志著廣東電力市場體系基本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