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地機器人的構成。掃地機器人發展至今,已有20年多年的歷程,其逐步形成了自身特有的形態、工作原理。掃地機器人主要形態為一個圓柱形,而圓形的設計在20年的行業發展中,一直沿用至今(最早是為了掃地機旋轉時降低尾部刮碰到障礙物的概率),根據對于掃地機器人的拆解,它由微電腦控制(大腦),可實現自動導航,并利用吸塵器對地面進行清掃和吸塵,通過傳感器(眼睛耳朵)實現對前方障礙物的躲避和繞過可以使所到角落得到清潔。它底部前面一個萬向輪,左右各自一個獨立驅動的行走輪(四肢),有風機,由可充電電池供電,由直流電機驅動。
掃地機器人企業已經初步開始探索家庭互聯的模式。2018年11月1日,谷歌和iRobot宣布他們正在合作,利用iRobot機器人吸塵器收集的地圖數據改進智能家居技術。這兩家公司表示,其目標是通過利用iRobot收集的獨特數據集來完善智能家居服務,這些數據對其他智能家居設備非常有用。這些地圖可用于定位Wi-Fi連接照明等產品,例如,自動為客戶臥室,廚房等的燈光指定名稱和位置。
全局規劃類產品促成了國內掃地機器人行業爆發:小米掃地機器人利用低價的戰略(定價僅為1699元)+米粉的流量導入,推動了行業對于LDS激光雷達產品的重視,由激光掃描形成2D地圖,將有效提高清掃效率、減少漏掃。2016年9月上市以來,在京東一直排名銷量第一的單品型號,截至到2018年1月31號,在1年多的時間中,已經賣出了100萬臺,成為行業爆款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