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電力巡檢機器人行業深度-智能運維已至(16頁)

我們測算 2018-2020 年變電站/配電站巡檢機器人市場空間分別為 72/405 億元。億嘉和招股說明書數據顯示,國家電網自 2013 年開始集采變電站巡檢機器人,截至 2017 年保有量約 1,000 臺,2020 年國內 110KV 及以上的變電站數量將超過 3 萬個,需求缺口大;2015-2017 年億嘉和的配電站巡檢機器人銷量分別為 50/270/448 臺,呈高速增長態勢。如果智能電網無人巡檢推進順利,我們測算 2018-2020 年國網系統巡檢機器人市場總需求約為 477 億,年均市場需求約 159 億;其中,變電站巡檢機器人合計 9,000 臺,市場空間 72 億元;配電站巡檢機器人合計 8.1 萬臺,市場空間 405 億元。

預計 2016-2020 年智能電網總投資保持高位。2010 年 3 月的《國家電網智能化規劃總報告(修訂稿)》顯示,2016-2020 年智能電網建設進入第三階段,投資額為 1,750 億元,占電網投資比例由 11.67%升至 12.5%。2010 年 9 月的《國家電網公司“十二五”電網智能化規劃》將第二階段投資總額調整為 2,861 億元,占比升至 19.07%。2016-2017 年國網電網投資為 4,964/4,854 億元,2018 年計劃投資 4,989 億元,按《規劃總報告》中 12.5%的比例計算,2016-2018 年智能電網投資分別為 621/607/624 億元。假設 2019-2020 年電網總投資規模維持在 4,900 億元左右,我們預計 2016-2020 年智能電網合計投資將達到3,076 億元。我們認為,智能電網投資總額有望保持高位。

智能運維將成為投資重點。國網“十二五”對電力系統固定資產投資建設高峰結束,投資重點將從“基礎建設”向“運維”轉變,基數龐大的電力設備的監控、維護、保養等需求都將充分釋放。美國電力研究院(EPRI)和施工規范協會(CSI)的統計數據表明,在電網系統實施狀態檢修可以提高設備利用率 2%~10%,節約檢修費用 25%~30%,延長設備使用壽命 10%~15%。現階段國家電網的運營管理能力已經跟不上電網發展的節奏,國家電網也必將在投資規劃方面更多地向電力系統運維和管理方向傾斜。電網信息化、自動化、智能化升級必將帶來更多高技術含量的電力二次設備的投資,我們預計“十三五”期間,電力系統智能巡檢產品及服務市場將成為電力系統投資的重要“風口”。

國網規劃于 2018-2020 年全面推廣機器人運維應用。國網“十二五”智能化規劃已改進變電站運行管理方式,從傳統有人值班逐步向集中監控、無人值班方式轉變。2015 年,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國網直屬科研單位)建立智能機器人入網檢測試驗室,并制定出階段性發展目標:2018 年,開展小型化、工具化機器人應用試點,建成變電站智能機器人巡檢信息管理平臺;2020 年,全面推廣小型化、工具化機器人,在公司系統變電運維班組內進行全面配置。

南網自 2016 年開始全面推行“機巡+人巡”運維模式。南網公司在 2013 年底首個變電站智能巡檢機器人投入使用后,推廣應用工作開始逐步展開;2016 年,南網“十三五”部署全面推行“機巡+人巡”運維模式,指出要推廣智能作業、無人機、機器人等先進技術,加快推進設備在線監測、帶電檢測,開展機器代替人、“互聯網+”、大數據的研究應用。2018 年 5 月,南方電網正式提出《智能技術在生產技術領域應用路線方案》,機器人技術有望全面應用于南網系統現場作業。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