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通訊鐵塔-5G時代共享模式助力行業騰飛(33頁)

鐵塔的應用和分類簡介:新業務助力行業騰飛。1947 年,美國貝爾實驗室提出了蜂窩通信的概念,將移動電話的服務區劃分成若干個小區,每個小區設立一個基站,構成蜂窩移動通信系統。這個便是最初鐵塔的雛形。電信鐵塔最早掌握在運營商手中,曾被看作是為了滿足移動網絡運營商(MNO)的需求而建設的貶值資產,有時運營商會通過基站換基站來實現共享,但從未將其看作自己的核心增值業務。20 世紀 90 年代鐵塔行業逐漸興起,運營商開始將鐵塔資產剝離出來給鐵塔企業。

歐美、中國和印度占據市場主要份額。鐵塔企業既是專門的電信設備銷售商,又是專業管理鐵塔和平臺基站的工程公司。目前全球有 20 家鐵塔企業上市,其中美洲有 5 家,歐洲有 4家,亞洲有 11 家。亞洲雖然上市企業數量占優,但是市值體量較小,整個行業的估值指標仍由美國的 AMT、CCI 和 SBAC 三家巨頭主導。中國鐵塔股份有限公司于 2018 年 8 月在港股上市,并創下了 2016 年以來全球規模最大的 IPO 案例。

全球三大運營模式,獨立鐵塔公司共享模式凸顯。全球的鐵塔企業營運模式一般分為三類:1)運營商主營的鐵塔公司,運營商股份占比 51%以上,以亞太地區為代表,如果去掉中國鐵塔的 192萬座鐵塔,全球占比將下跌至 9.1%。2)獨立鐵塔公司,即第三方公司獨立運營,以北美地區為代表。3)合資基礎設施公司,由兩家及以上的移動網絡運營商將設備投入到第三方公司進行管理,歐洲的規模占比相對較高。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