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產業變革與城鎮化觀環保需求變化。日本在“二戰”后的 70 多年時間里,取得了舉世矚目的經濟騰飛,在亞洲國家中,率先進入發達國家之列,也完成了工業化、城鎮化的進程;在這期間,日本也經歷了較完整的經濟周期及產業、能源結構轉型。環保產業既是工業、市政發展的重要衍生需求,也是約束宏觀經濟的資源要素。本篇報告中,我們將透過日本的經濟周期,詳細分析日本在發展中所面對的環境污染問題、環保政策的歷程以及環保市場的演變。
工業污染物排放與產業結構、分布具有很強的相關性。日本在 20 世紀 50-70年代經歷了快速工業化階段,工業環保治污需求隨之旺盛,體現在政策完善和治污設備需求的增加;而后工業體系經歷了升級及轉型的過程,治污需求也逐漸發生結構上的變化;而今,日本大力推動循環經濟,將綠色生產融入自身發展,并不斷推動生產效率和產品附加值的提升,以減輕自身由于資源匱乏的限制。
房地產發展與經濟發展、城鎮化歷程密不可分。房地產資產價格又與金融環境、政策相關,從 60 年代池田內閣“國民收入倍增計劃”到 70 年代田中內閣“增加公共投資、放寬金融”,再到 80 年代中后期的“房地產泡沫”,1955-1990 年,日本共經歷了兩次較大規模的房地產價格暴漲,日本消費指數上漲了 4.5 倍,全國地價上漲了 67 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