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資產管理行業概覽。2017年,國際資產管理行業經歷了強勁的增長,根據BCG數據統計,全球管理資產規模從2016年的71萬億美元提升至2017年的79.2萬億美元,同比上漲12%。分階段來看,國際資產管理規模在2002-2007年間年均復合增速12%,但金融危機對全球金融機構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2007-2016年間,國際資產管理規模經歷了回撤與復蘇,年均復合增速降至4%。
傳統主動流入被動和另類。BCG將全球資管產品分為五類:傳統主動管理產品、專門主動管理、解決方案類、被動投資和另類投資。其中,專門主動管理中,專門主動股權類包括海外市場、全球市場、新興市場、中小盤和行業基金;專門債權類包括新興市場、國際市場、高收益債、可轉債。解決方案類包括目標日期、負債驅動、全球資產配置、靈活入息類基金(flexible income funds)、負債驅動和傳統混合型。另類投資包括對沖基金、私募股權基金、房地產、基礎設施和大宗商品基金、另類共同基金。
杠鈴化產品趨勢的本質:對α收益和β收益的精細化追求。通過對不同類別資產管理產品的增速和費率的研究,我們發現國際資產管理市場伴隨著高度市場化競爭,出現了杠鈴化的產品發展趨勢。我們列舉了包括被動產品、Reits、主動管理債券、主動管理國內股票、主動管理全球股票、私募基金(主要為私募PE)和對沖基金在內的7大類產品,按照費率由低到高排列,其每種產品2000-2017年十七年的年均復合增長率呈現出V型排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