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寵兒,高額補貼下新能源汽車行業快速成長。全球新能源汽車在過去幾年高速成長,從 2011 年到 2017 年,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從 5.1 萬輛增長到 162.1 萬輛,期間的復合增速達到 77.9%。
補貼退坡,雙積分政策接力,行業景氣仍將持續。對比國內和國外的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不難看出財政補貼的重要性。2009 年,我國就在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等 13 個城市展開新能源汽車試點推廣,并給予一次性定額補助;次年,試點范圍擴大到 20 個城市;2013 年,工信部出臺了新能源汽車的補貼細則,將補助政策推向全國,從此新能源汽車行業迎來了真正的春天。對于消費者來講,高額的一次性補助,一定程度上彌補了新能源汽車價格較高的缺點;對于車企來講,造車即獲得補貼(2015 年及以前),也極大的提高了其轉向新能源汽車生產的積極性。
補貼退坡的壓力傳導,鋰電設備供應商毛利率下滑。目前新能源汽車和燃油車雖然面對的消費者群體不完全一樣,但我們認為未來新能源汽車的主要競爭產品仍是燃油車。對于消費者來講,技術不成熟、充電不方便、價格過高是三個影響購買新能源汽車積極性的重要因素,補貼持續退坡,勢必會影響新能源汽車的競爭力。補貼退坡+雙積分政策推出,加大了整車廠降低新能源汽車成本的緊迫感。此外,新能源汽車仍是一個比較新興的市場,加快提高產品的性價比,對整車廠形成更加穩固的市場地位、獲取更大的市場份額來說意義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