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從日本消費周期看優衣庫的崛起(41頁)

大眾媒體開始形成,傳播“西式生活方式”。1868 年日本明治維新,將西式生活方式帶到日本,激發了民眾對摩登生活的憧憬。日本三大雜志(fujokai,shufu no tomo,fujin kurabu)每月銷量超過百萬份,向民眾普及西方工業文明下的消費品,如牙刷、肥皂、電風扇及縫紉機等,并且傳播了時尚與西化的生活方式,“炸豬排、咖喱飯、可樂餅”被稱為當時三大西餐流行。

隨著交通逐漸便利,人口向東京、大阪等大城市流動。1913-1940 年,東京人口由 280 萬人增至 728萬人,占全國總人口的比重由 5.3%提升至 10.1%;大阪人口由 218 萬增至 474 萬,占全國總人口的比重由 4.1%提升至 6.6%(1945 年受美國東京大轟炸影響,大量城市人口死亡或者逃亡鄉下,城市人口占比快速下降)。

戰后日本經濟從逐漸復蘇到高速成長,居民消費快速增長,消費從大城市邁向全國范圍。伴隨著 1960 年日本收入倍增計劃(1960 年日本政府制定十年發展計劃,要求國民生產總值和國民收入年均增速為 7.8%,人均國民收入年均增速為 6.9%),以及期間大事包括 1964 年東京奧運會、1970 年大阪世博會、1972 年札幌冬奧會等,1955-1973 年,日本 GDP 從 8.5 萬億日元增至 112.5 萬億日元,CAGR 為 15.53%,為繁榮時代;1970 年日本GDP 超越西德排名第三,僅次于美國與蘇聯;人均 GDP 從 258 美元提升至 3998 美元,CAGR 為 16.44%;居民消費規模從 5.5 萬億日元增至 60.31 萬億日元,CAGR 為 14.24%。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