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消費意識崛起, 化妝品本土品牌加速發展(41頁)

化妝品行業增速回暖,市場空間潛力大。據 Euromonitor 統計,2017 年我國化妝品和個人洗護行業市場規模為 3616 億元,同比增長 9.6%,預計 2022 年市場規模達5352 億元,年 CAGR 達 8.2%,成長空間潛力大。

分品類看,護膚品占據主要地位,彩妝品增長快。據 Euromonitor 統計,在主要化妝品品類中,①占比:前五大品類(護膚、護發、口腔、彩妝和沐浴產品)占比近 90%,其中,護膚品占據半壁江山,2014-2017 年占比穩定在 46%左右;口腔護理占比維持在17%左右,彩妝占比由 2014 年的 6.9%逐年提升至 2017 年的 8.5%。

彩妝:面部妝容占比最大,唇部彩妝增長最為強勁。目前彩妝主要分為眼妝、面部妝容、唇妝、指甲以及套裝等。從收入占比來看,面部妝容的收入最大,2017 年市場規模約 162 億元,占整體彩妝的 47%;唇妝和眼妝 2017年市場規模各 104 億元、64 億元,占比約 30.2%、18.6%。

護膚:面部護理為主,面膜及抗老產品等品類增長較快。2017 年整體護膚市場銷售規模約 1866.6 億元,同比增長 10.3%,其中面部護理銷售規模達 1625 億元,占比約 87%,2012-2017 年占比均穩定在 85%-90%之間。

人均收入穩定增長,美妝意識逐漸形成。過去 30 多年來,中國經濟飛速發展,人均收入不斷上升,2017 年我國人均 GDP 5.97 萬元(約 8700 美元),2003-2017 年 CAGR達 13.1%;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 3.64 萬元(約 5300 美元),2003-2017 年 CAGR 達10.97%,同時最終消費占 GDP 的比重也從 2003 年的 35.4%提升至 2017 年的 58.8%,收入水平的提升以及消費能力的增長,消費者愈加重視服飾、美妝等“面子工程”,美妝意識逐漸形成。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