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民營銀行之東風而生。早在 2012 年,銀監會便已印發《關于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進入銀行業的實施意見》。 2013年 6 月國常會提出,“鼓勵民間資本參與金融機構重組改造,探索設立民間資本發起的自擔風險的民營銀行和金融租賃公司、消費金融公司等。”2013 年 7 月,國務院下發《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金融支持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的指導意見》(“國十條”)明確提出,嘗試由民間資本發起設立自擔風險的民營銀行、金融租賃公司和消費金融公司等金融機構。
依托騰訊流量入口,讓金融觸手可及。總理寄予厚望。2015 年 1 月 4 日下午,李克強總理在前海微眾銀行考察時,按下回車鍵發放了微眾銀行的首筆貸款,象征著微眾銀行貸款業務的開端。李克強總理表示,你們要在互聯網金融領域闖出一條路子,給普惠金融、小貸公司、小微銀行發展提供經驗。要降低成本讓小微客戶切實受益,這也能倒逼傳統金融加速改革。可以說,微眾銀行一小步,金融改革一大步。
以連接為核心戰略。微眾銀行的核心戰略是“連接”。它不僅是騰訊個人客戶群與銀行等金融機構之間的連接者,也是金融機構之間或與其他平臺之間的連接者。微眾的戰略自然與母公司騰訊的“連接一切”一脈相承,高度契合——這是微眾銀行與傳統銀行的本質區別,它是一個合作、開放、共贏的平臺。“不要把我們看成是一家銀行,看成一家中介就好。”微眾銀行董事長顧敏在銀行創建之初如此定調。微眾銀行定位于成為金融機構與騰訊龐大客戶群之間的連接器。微眾銀行表明自己與銀行業是互補關系而非競爭關系,它選擇了跟同業深度合作的方式,把客戶分享給同業,甚至把賬戶開在其他銀行,并提供科技和數據分析支持,負責產品設計和推廣創新。
“微粒貸”是微眾銀行面向個人推出的純線上小額消費循環貸款產品。它采取用戶邀請制,微眾銀行風控系統會根據用戶征信數據、生活社交、交易支付等數據,判斷用戶是否有資格進入白名單。受到邀請的用戶可以在微信錢包、手機 QQ 錢包、微眾銀行 APP 中看到“微粒貸”入口。
“微粒貸”鎖定長尾客戶,增長快速。據微眾銀行 2017 年年報披露,其主要客戶中,78%為大專及以下學歷,76%為非白領從業人員,92%的貸款余額低于 5 萬元。2017 年 8 月 7 日,“微粒貸”發放貸款余額突破 1000 億。截至 2017 年 12 月末,累計發放貸款總金額超 8700億元,相比年初增加了 335%;授信用戶總數突破 3400 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