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激光系列研究-國產替代進行時(44頁)

光的產生來源于分子或原子的能級躍遷。原子由原子核和繞核運動的電子組成,這些電子在特定的能級上運動,在同一能級上運動不帶有能量的轉換。而當電子在不同的能級之間運動時,會伴隨著能量的吸收和釋放,這種現象稱之為原子躍遷。具體而言,當電子在低能級吸收能量,會跳躍至更高的一個能級(吸收躍遷/原子激發),之后從這個更高的能級回到基態的過程中(輻射躍遷/自發輻射),會釋放出能量,這種能量是以光子形式釋放的,也即是產生了光。不同能級之間的差距越大,則產生的光頻率越高。

激光是“受激輻射的光放大”(Light Amplification by Stimulated Emissionof Radiation——LASER)的縮寫,不同于光的自發輻射,激光束的產生來源于受激輻射。受激輻射的基本過程為:當一個具備特定的能量光子A打到激發態的原子時,會激發一個電子下降到低能級,從而輻射出另一個光子B,之后A、B兩個光子一起向前傳播。其中產生受激輻射的條件為:光子A的能量剛好等于產生光子B的電子躍遷之間的能級的能量差,因此其是一個共振過程。受激輻射后,一個光子變成了兩個,因此光被“放大”了,也即是產生了激光光束。

激光器和激光設備行業市場規模大,近年來呈現快速增長勢頭。根據《2018中國激光產業發展報告》,2017年全球激光器的市場規模達到124.3億美元,同比增長約18%,高于2016年及以前年份的增速,這其中得益于光纖激光器、激光雷達LiDAR和垂直腔面發射激光器VCSEL的快速增長。激光設備方面,2017年中國工業、信息、商業、醫用和科研領域的激光設備(含進口)市場銷售總收入高達495億元,同比增28.6%。受益于下游市場的持續成長與中國市場的持續火爆,預計2018年激光器和激光設備的市場規模將進一步快速提升。

激光器是能夠發射激光的裝置,根據激光的形成原理,激光器的基本組成主要包括三個部分:激光泵浦源、增益介質和諧振腔。其中泵浦源為激光器的光源,增益介質指可將光放大的工作物質,諧振腔為泵浦光源和增益介質之間的回路。在工作狀態下,增益介質通過吸收泵浦源提供的能量,經諧振腔振蕩選模輸出激光。

按增益介質的種類分類,激光器可分為液體激光器、氣體激光器、半導體激光器和固體激光器等等。其中液體激光器主要是染料,氣體包括CO2、氦氖等,固體激光器包括YAG、光纖等,其中光纖激光器因其優良的性質一般與其他的固定激光器分開研究。特定增益介質輸出的激光波長也是特定的,因此實際上增益介質決定了激光的輸出功率和應用領域。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