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付費——精神層面的消費升級體現。內容付費產業繁榮的根本原因在需求端的升級與進化。一方面版權保護和新付費模式改變人們的消費觀念,越來越多的人愿意為優質內容付費。另一方面,人們的基本生活需求都已經得到滿足,人們真正需要的不再是馬斯洛需求曲線中的生存需求、安全需求,而是自我實現、自我提升的需求。
版權保護助推互聯網內容生產。內容付費的基本商業核心在于“付費”,而付費依賴于法律層面對知識產權的保護和合法盈利的認可。盡管我國較早就在法律上提出對知識產權的保護,尤其是《著作權法》全面規定了著作權人所享有的合法權益,這其中就包含最重要的信息網絡傳播權。而在天然帶有免費資源共享屬性的互聯網經濟中,盜版橫行的困擾由來已久。
流量時代的饋贈:4G 全面普及,5G 腳步漸進。4G 普及助力移動娛樂搶占碎片化用戶時間,5G 網絡將進一步助力信息傳播突破空間限制。互聯網是信息集聚之地,而移動互聯網的普及將信息從定點轉化為隨時隨地,“4G+智能手機”的組合極大的豐富了人們的移動生活,催生移動經濟繁榮。電子設備承載的各項內容也在技術支持下不斷豐富起來。目前5G 網絡已在部分城市開始部署試點運行,2020 年將有望全面實現5G 網絡。不論是在家中,還是在地鐵上,有信號覆蓋的地方都將成為各類內容的享用場所,內容的消費真正突破了空間的限制。
非游戲類應用發展迅速,影音類應用最受熱捧。多樣內容產品催生互聯網內容產業繁榮,快速崛起的用戶付費模式成為平臺核心變現模式之一。從喜馬拉雅FM 平臺上的經濟學課程到騰訊視頻上的最新網劇,從今日頭條上的新聞資訊到抖音上的百變短視頻,互聯網內容作品以文字、音頻、影音等多種形式呈現,通過廣告和用戶付費等方式實現盈利。而廣告早在谷歌、百度等搜索引擎崛起的“互聯網初時代”崛起成為互聯網平臺變現首選,但在知識付費風潮興起、版權保護意識逐步樹立的“互聯網+”時代,用戶直接付費正高速發展,對平臺盈利貢獻日益突出,更成為催生高質量內容生產的加速器。
從娛樂到知識,多樣互聯網內容產品滿足消費者分類需求。互聯網內容天下三分,文圖、音頻、視頻三大形式與不同特色內容相交融,形成完整內容付費產品矩陣。根據為用戶展現內容的形式,互聯網內容可分為“只看不聽”或“只聽不看”的單元素類,與 “邊聽邊看”的多元素類。因此,圖文、音樂都屬于單元素內容,而音樂MV、短視頻、長視頻、游戲等影音內容屬于“視聽雙體驗”的多元素內容。在任一內容展現類別下,各類產品根據其具體定位不同,在娛樂性與知識性上也體現出不同的側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