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消費類口碑庫和社區電商-小紅書(24頁)

黑馬升級獨角獸,小紅書的社區+電商之路。小紅書創立于2013 年6 月,2014 年1 月轉型深耕UGC(用戶創造內容)購物分享社區,同年12 月上線電商平臺實現變現,以社區為基礎,借助海量用戶和數據沉淀,覆蓋美妝、護膚、母嬰、居家等品類,據小紅書官網披露,截至2017 年5 月累計銷售額已近百億元。

消費升級開啟海淘熱潮。消費水平的提高使人們的需求由單純物質滿足向追求高品質發展,部分高性價比的國外商品受到國內消費者關注。早期由于貿易渠道制約,普通進口商品難以滿足需求;個人代購是海淘的重要渠道,電商平臺成為代購賣家的主要銷售載體。阿里于2007 年推出淘寶全球購,相對規范化的C2C 跨境電商平臺首次出現。

B2C 跨境電商優勢凸顯。C2C 跨境電商的出現推動海淘市場飛速發展,但野蠻生長的個人代購使假貨等問題頻發;同時,傳統電商紛紛涉足跨境領域,以期分享藍海經濟紅利。2016 年,各大電商基本開啟跨境業務,市場競爭加劇,部分在供應鏈端、用戶端都不具優勢的廠商逐漸退出市場。據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統計,2016 年我國B2C 跨境進口電商模式占比達58.6%,首次超越C2C。

跨境電商領先梯隊逐漸形成。隨著市場規模擴大,國家相繼出臺相關政策法規,以促市場健康成長。易觀數據顯示,天貓國際(28%)、網易考拉海購(21%)、京東全球購(14%)、唯品國際(10%)、亞馬遜海外購(7%)、小紅書(4%)等跨境電商占領了大部分市場,以上6 者1Q18 合計占比84%;其中天貓國際、網易考拉、京東全球購、亞馬遜海外購分別隸屬于電商龍頭阿里、網易、京東、亞馬遜,而小紅書作為獨立跨境電商平臺,4.3%的市場份額已體現其優秀的運營能力。

小紅書開辟新玩法,“社區+電商”優勢凸顯。綜合電商推出的海淘頻道自帶流量入口、完善的供應鏈系統以及強大的資金支持,獨立跨境電商與之相比,SKU 與活躍用戶數均不占優。小紅書獨特的前端社區基因,是其突破同質化、在這場紅海戰中突出重圍的關鍵。據易觀統計,2018 年4 月小紅書移動月活達2381 萬人,是天貓的40%,遠超同為獨立跨境電商的網易考拉海購(526 萬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