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催熟,直播行業進入洗牌期。回顧直播發展,2016 年初隨著智能手機以及通訊網絡等介質工具的成熟,直播行業進入元年和產業和資本瘋狂階段。2016 年短短三個月時間里,包括映客、花椒、一直播等超過100 家直播平臺拿到融資,其中至少有15 起億元級或以上的投資額;而在2017 年直播行業進行經過行業政策以及行業競爭的大洗牌,根據中國網絡表演(直播)行業高峰論壇上發布的《2017 中國網絡表演(直播)行業報告》顯示,僅2017 年有近百家從事網絡表演(直播)業務的公司倒閉或轉型,行業進入調整周期。
行業洗牌局部利好頭部平臺發展。直播平臺之間的差異較大,資質較全和內容、流量豐富的頭部平臺擁有用戶優勢影響較小,而倒閉的直播平臺多為傳統秀場直播平臺或者人氣不足的垂直細分領域的中小型直播平臺。我們認為深度調整后行業會更趨于健康,且尾部大量淘汰平臺釋放的用戶會成為頭部平臺潛在的市場空間。
頭部企業2018 年將陸續上市實現跨越。2018 年斗魚、虎牙、映客、花椒被爆紛紛準備IPO,背后一方面是資本市場政策對獨角獸和新興經濟模式的開放,更重要的因素在于從上市公司陸續公布的2017Q4 和2018年Q1 預告數據看,頭部平臺公司的業績呈現40-60%加速現象,而且BAT 陸續投資直播公司將進一步加速直播行業經營和盈利模式成熟。
類比光伏、新能源等新產業,從萌芽到回歸理性成長。類比光伏、新能源等新產業,從萌芽到回歸理性成長。從產業發展規律可類比光伏、新能源汽車等,即在行業初步爆發呈現無序競爭,市場和資本給予過高的期望,然后在政策扶持下降或監管加強或競爭加劇產生第一輪去泡沫化,而行業出清后真正具備技術、實力的公司將迎來真正成長期。我們認為直播行業同樣如此,且本身的輕資產屬性和2018 年的盈利加速,直播行業2018 年將觸底反彈迎來真正成長。
2017 年調整主因是供給測的政策收緊,盈利是次因。2015 年以來,伴隨著網絡直播行業的火熱,出現了很多次直播不和諧、不文明的問題。2016 年下半年,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文化部等相關政府部門分別下發通知和規定辦法,對網絡直播進行管理和規范,如2016 年9 月,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發布通知要求開展網絡視聽節目直播服務,必須持有《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并對機構和個人主播設置了準入門檻,一方面是證書要求,另一方面是直播內容規范。2017 年初,國家相關部門就開始嚴查“無證”及違規直播平臺,9萬個直播間被關閉,超過3 萬個賬號被封禁,還有一些小型直播平臺將被清退。天鴿、斗魚等頭部平臺已經開始使用“智能算法+人工監測”的方法保證直播內容的合規,降低監管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