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早教行業報告-贏在起跑線的繁榮(26頁)

廣義的早教是指0~6歲、從出生到小學以前階段的嬰幼兒教育。根據我國的實際情況,3~6歲嬰幼兒的教育一般由幼兒園來承擔(2016年毛入園率77.4%),因此狹義的早教是指0~3歲嬰幼兒的教育。市場上多數早教機構擁有面向0~6歲的課程體系,有些甚至延伸到9歲。

我國0~6歲嬰幼兒基數大:雖然在2017年(全面二孩政策實施的第二個完整年度)出生人數就出現下滑,但從體量上看仍超過1700萬。可以估算0~6歲的嬰幼兒數量實際上超過1億。

根據我們的測算,以上海為例,早教課程年均支出在2萬元左右;非一線城市將更低。我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2017年達到3.64萬元,按家庭計算足以支撐早教的消費支出。對標美國,稅前收入越高的消費者(4萬美元以上),教育投入占收入比重越高。中國社科院發布的《中等收入群體的分布與擴大中等收入群體的戰略選擇》報告提到,中國大約有6億人口屬于中等收入以上收入家庭,消費升級將進一步帶來早教參與和支付意愿。

內部因素:對于早期教育作用的認同。80、90后進入育齡階段,這類家長接受更好的教育,更傾向于認同0~3歲早期教育對兒童智力、性格、潛能的發展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外部因素:競爭壓力自上而下傳導&同輩壓力。我國優質教育資源十分稀缺,從高考層面來講,985學校錄取率僅為2%左右。為了應對將來的競爭壓力,家長就會自上而下地從孩子高中、初中、小學甚至學前做好準備。同時,周圍家長都將孩子送到早教機構帶來的同輩壓力,也會令家長產生“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的想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