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動元件用途廣泛。電子元器件按電信號特征可分為主動元件與被動元件。被動元件又稱為無源器件,是指不影響信號基本特征,僅令訊號通過而未加以更改的電路元件。最常見的被動元件有電阻、電容、電感、陶振、晶振、變壓器等。從工作特點來看,被動元件內部不需要電源驅動,其本身不消耗電能,只需輸入信號就可以做出放大、震蕩、計算等響應,無需外部激勵單元。
智能手機更新浪潮刺激被動元件需求。被動元件是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基石。就市場規模而言,2016年被動元件市場規模達242.2億美元,預計2021年將達到328.9億美元,復合年均增長率6.29%。被動元件的主要應用領域有消費電子、汽車電子、家電等,其中消費電子占據行業70%以上應用空間。在智能手機側,多頻段增加了被動元件的使用量;蘋果和三星的歷代旗艦手機,其被動元件的數量都超過1000顆。而支持較多頻段以及配備NFC模塊的高端智能旗艦手機,往往配備更多數量的動元件,擴大了智能手機市場對被動元件的需求量。
汽車電子使被動元件向高端化、精細化發展。與消費電子產品不同的是,汽車電子具有更高的安全性要求,且細分市場更多,汽車電子的進步倒逼被動元件向高端化、精細化發展。汽車電子的高性能被動元件已經取得了快速發展,正逐步取代低端被動元件。車用被動元件必須能夠適應高溫、強烈振動、沖擊等惡劣環境,如電源電感會在運行中發熱,需要嚴格控制溫度上限;汽車內部高溫環境會降低一般Ni-Zn磁芯電感的飽和磁束密度,需要使用飽和磁束密度高且損耗小的Mn-Zn鐵氧體磁芯構成的電感等。
中低端被動元件產能收縮,青黃不接。在供給側,目前被動元件市場格局是日系廠商占絕對主導,僅村田和TDK兩家就占據全球接近50%的市場份額;臺灣被動元件廠商超過55家,主要廠商包括華新科、國巨、美磊、旺宏等,全臺被動元件產值全球第二。
電容器類別繁多,MLCC使用最廣泛。電容器的主要作用為電荷儲存、交流濾波或者旁路、切斷或阻止直流電壓、提供調諧及振蕩等,廣泛應用于電路中的隔直通交、耦合、旁路、濾波、調諧回路、能量轉換、控制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