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中國乳業的下一個十年(65頁)

酒桌文化。酒席對中國人來說是拉近感情,消除隔膜最有效的潤滑劑,酒席在中國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內容。

面子文化。中國人尊崇禮尚往來,但很多場合禮節已經不僅僅是傳統文化的代表,而是為人處事之道,于是就出現“見面要禮,臨別要禮,辦事要禮,行商要禮,感恩要禮,圖報也要禮”。在“面子”消費心理驅動下,中國人的消費經常超過現實購買能力。

餐飲渠道首先考慮的是產品品質和穩定性。調味品是一道菜的靈魂,廚師在長期、重復、高頻的烹飪過程中,對產品、品牌都建立了很強的粘性。餐飲市場提價不算難,高價產品進入卻很難:行業普漲狀態下,價格敏感度較低。行業提價主要原因是對抗通脹、成本上升,漲幅一般在10%以內;由于廚師習慣、菜譜限制,客戶高忠誠度粘性大,若行業價格普漲,因為價格提升而流失的概率不大。財務特征差異:餐飲低毛利低費率,家庭高毛利高費率。從定價上來講,餐飲屬于理性市場,對產品性價比追求高,同時消費習慣、規模效應作用下,成熟品牌在老市場費用投放相對較低,因此餐飲渠道產品往往是低毛利(或低經銷商利潤)、低費率;家庭用量小價格敏感更低,定價上可高舉高打,但KA等現代渠道需要較高的費用支持,競爭更激烈,費用投放相對較高,因此家庭渠道產品往往是高毛利(或高經銷商利潤)、高費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