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休閑食品行業-美在外延,自上而下(21頁)

休閑食品外延廣闊。按照歐睿定義,休閑食品包括:烘焙、糖果、堅果、膨化、餅干、鹵制品和其他。雖把乳制品、營養品、所有固態和液態飲料、冷飲等剔除在外,但其實它們中大多數具有“非正餐”和“愉悅型消費”等休閑食品特性,例如“奶片”等乳制品小吃,所以只能用其他來掩蓋現有分類的局限。

飲食休閑化趨勢推動中國休閑食品行業成長。結合圖表2 中聯合國農糧組織對于主食的定義,并參照歐睿數據,2016 年中國(純粹的)休閑食品市場零售規模達到5015 億元,同比增長8.6%。主食、代主食和休閑食品支出比重分別為81.9%、9.2%和8.9%。主食消費占比近年有下降趨勢,2006 年主食消費占比為84.3%,2016 年降至81.9%,有被代主食和零食不斷蠶食的趨勢(代主食和休閑食品占比由10 年前8.7%和7.0%分別上升至9.2%和8.9%)。同時,歐睿數據顯示,國內代主食消費增速自2012年起持續下滑,增速由2011 年11.1%降至2016 年3.6%,而同期休閑食品消費保持穩定增長態勢。因此我們相信,未來休閑食品需求的持續增長動力將主要來自中國消費者的飲食休閑化趨勢。

產品差異化機會帶來行業高利潤率和低集中度現象。市場擴容路徑:飲食休閑化趨勢帶來休閑食品市場繁榮,市場擴容可經由:1)品類延伸(即新品類推出),2)已有品類生命周期延長(如品類再細分、跨界產品開發)等企業自下而上的努力來實現。

用成長性與安全性矩陣篩選心儀品類。成長性反映品類所處生命周期的不同階段:我們用2016 年8.4%的國內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為界,凡當年消費彈性系數大于等于1.0 的品類(即可支配收入每增加1%,用于該品類的消費支出增幅大于或等于1%),我們即認為該品類仍處在發展期;而小于1.0 的品類我們則界定為已步入成熟期。

從三方面理解安全性:1)沒有替代品威脅,2)品類從業者經營能力強,可有效延長產品生命周期,3)品類市場存在較高進入壁壘。我們把符合全部三個標準的定義為安全性高,滿足任意1-2 個條件的定義為中,全部不達標的定義為低。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