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物聯網專題-無線模組打通萬物互聯經脈(34頁)

物聯網從網絡看,主要分為三類連接方式:(1)蜂窩通信技術,也即2/3/4/5G技術;(2)LPWA技術(Low Power Wide Area,低功耗廣域通信技術,廣義上也屬于蜂窩通信技術,為簡化表述特意分開,下同),包括NB-IOT(Cat-NB1)、LTE-M(eMTC,Cat-M1)、LoRa、Sigfox;(3)局域物聯網(Short-range IOT),通常定義為100米以內,包括Wi-Fi、Bluetooth、ZigBee。另外,廣義物聯網還包括工業總線、PLC(Power Line Carrier,電力線載波)等多種連接場景。

人的連接基本停止增長,物聯網拓展邊界。目前全球大部分區域手機終端滲透率基本飽和,根據愛立信數據,截至2017年10月底共有75億聯網手機終端,進入增速放緩階段,CAGR約3%。另一方面物聯網快速發展,局域連接保持CAGR 18%的增長,廣域(包括蜂窩和LPWA)產業鏈成熟激發連接爆發,CAGR 26%。可以預見,未來5年物聯網將構建近3倍于手機的終端網絡,帶來連接、應用、數據多重價值。

預測2022年全球:蜂窩連接16.1億、LPWA 22.5億、局域網155.0億。參考愛立信、BergInsight等機構預測邏輯和數據,并綜合產業鏈調研反饋,我們預測2022年全球物聯網連接數接近200億部。(1)2016年估算:全球物聯網連接總數58.9億部,其中蜂窩物聯網4.1億部、LPWA 0.8億部、局域物聯網54億部。(2)2022年預測:全球物聯網終端總數達到193.1億部,其中蜂窩物聯網16.1億部(CAGR 25%)、LPWA 22.5億部(CAGR 76%)、局域物聯網155.0億部(CAGR 19%)。

預測2022年中國將成為全球最大的物聯網連接市場。我國運營商公共網絡相對完善,有助于廣域物聯網應用拓展,我們認為未來5年國內廣域連接占比將高于全球水平。GSMA和中國信通院的報告指出2016年中國蜂窩連接數約為1億部,按照工信部要求2020年中國LPWA連接數達到6億部。我們預測2022年,中國物聯網終端總數達到44.8億部,其中蜂窩物聯網3.0億部、LPWA 11.3億部、局域物聯網30.5億部。

產業鏈:自上而下驅動,連接價值優先兌現。物聯網的產業鏈包括四個環節:(1)芯片/終端,含金量最高的是基帶芯片,由芯片出發帶動眾多的模組、終端廠商。(2)網絡,廣域網絡(蜂窩/NB-IOT/eMTC)由運營商主導部署在授權頻段,Lora部署在非授權頻段可以部署在相對獨立區域,Wlan/藍牙/Zigbee等局域連接大多應用在家庭/商業場景。(3)平臺使能,實現設備管理、連接管理、安全管理、應用使能、業務分析等功能。(4)集成/應用及數據運營,具體下沉到具體行業及應用場景,完成物聯網軟硬件配置并持續運營。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