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體育-廣闊天地,大有作為(48頁)

我國體育產業繼續保持兩位數的高速增長。2016 年我國體育產業總產值超過2 萬億規模,其中當年增加值估計為6868 億左右,增加值GDP 占比約為0.9%。2015 年之后體育產業增加值增速出現明顯的提升,從多年穩定的14%躍至20%以上,與目前各國體育產值GDP 占比水平橫向對比,我國體育產業發展程度還處于比較低的成長階段。成長快、空間大是現階段我國體育產業發展的兩大特征。

國家政策的落地主要通過三個層面對體育產業產生直接影響:(1)政策的放寬及審批的簡化推動體育文化創新,使得大眾接觸的體育內容更加多元化;(2)政府的財政投入以及對社會資本的引導使得體育基礎設施、場地建設更加完善,從而增加大眾參與體育運動的機會;(3)利好政策為行業發展帶來的良好預期,吸引更多的企業進入到體育產業中,大眾因此能夠享受到更為豐富的體育產品和服務。

消費升級:體育消費成為聚焦熱點。通過對世界體育大國的發展經驗進行梳理,人均GDP 的增長對消費結構會產生顯著影響:當人均GDP 超過5000 美元時,文化消費在總消費支出中的比重會急劇上升,其中體育消費將會成為新的消費熱點。《2016 年麥肯錫中國消費者調研報告》顯示:追求健康生活成為新的消費趨勢,中國消費者開始積極投身于體育健身,并且購買運動產品;73%的城市消費者參加各類運動,這一比例與美國(70%)相當。與此同時,中國消費者參加運動的比例正在以3%-4%的速度逐年增長。

我國體育消費正不斷呈現出新的特征:(1)騎行、游泳、垂釣等運動項目受到追捧,滿足特定人群個性化需求的運動項目正逐漸成為熱潮;(2)女性體育消費市場開發存在巨大的市場機遇;(3)體育用品呈現全齡段消費,其中80 后成為體育消費黃金一代;(4)小眾消費大眾化,差異化與專業定制化服務需求開始出現;(5)產業經營者借助技術升級搭建運動跨界消費場景,場景化革命推動體育消費全面升級;(6)戶外運動逐步轉為大眾消費品,人們對于旅游、休閑、自駕等戶外運動的需求進一步加大。

健康意識提升:從“觀賞比賽”到“參與運動”。體育可以分為觀賞性體育和參與性體育兩類;觀賞性體育滿足人們的娛樂需求,而參與性體育滿足人們的健康需求。隨著人們消費水平的提升以及對健康問題的關注程度提高,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參與到體育運動當中。根據《2014 年全民健身活動狀況調查公報》數據,我國全民健身運動呈現如下主要特征:(1)20~69歲人群呈現出隨年齡增大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人數百分比逐步上升的趨勢;(2)從各年齡組來看,每次參加體育鍛煉的持續時間在“30~59 分鐘”的人數百分比最高;50 歲及以上人群每次鍛煉時間在“60 分鐘以上”的人數百分比明顯增加;(3)健身走成為全年齡段參與度最高的運動項目,其中健身走在20 歲及以上人群體育鍛煉項目中占54.6%;與2007 年相比,2014年采用“健身走”進行鍛煉的人數百分比增加了12.8%。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