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戲廠商的四類游戲生態平臺。根據 Newzoo數據 顯示 ,2016年全球前十大游戲廠商分別是騰訊、 索尼 、動 視暴雪、 微軟蘋果EA、 網易谷歌萬代南夢宮以及任天堂。 萬代南夢宮以及任天堂。 該榜單將 不直接開展游戲業務的公司也納入其中,如蘋果 不直接開展游戲業務的公司也納入其中,如蘋果 與谷歌, 雖然 不參與 游戲 研發 , 但它們都 擁有 優秀 發行平臺, 如蘋果的 Mac OS/iOS App Store、谷歌的 Google Play。
主機行業發展主要是由索尼(PS4)、任天堂(Switch)和微軟(XBox)1三家公司推動。主機行業的商業模式是典型的平臺化,即以低于成本價的售賣價格推廣銷售游戲終端,通過大量的優秀游戲使得用戶購買并存留在游戲終端。主機廠商主要盈利模式為向第三方游戲研發商收取稅金以及通過自研游戲獲取軟件銷售收入。中國用戶缺失主機時代,由于手機性能進步迅速,中國用戶基本上將手機當作主機使用。我們認為回溯索尼、任天堂主機產業發展的興衰對篩選當前A股游戲企業具有一定借鑒意義。
早期的主機生態圈與現代互聯網生態圈類似。主機廠商需要進行硬件研發、游戲研發、需要做好推廣和銷售、需要拉攏第三方游戲研發商豐富游戲內容,通過封閉式環境的打造、篩選優秀內容呈現給用戶的商業模式與現代互聯網生態圈基本類似,同時也存在以下一些差異。
銷售渠道搭建需要大量投入。早期的游戲廠商的主機銷售由于缺失互聯網的支撐,只能通過廠商自己的實體銷售渠道,眾多的玩家還是依靠傳統實體店購買,因此廠商需要在這方面進行大量投入。
第三方游戲研發商議價力較高。由于用戶是為體驗游戲而購買游戲主機,而開發主機游戲耗時耗力,為了豐富自身游戲內容,眾多具備實力的游戲研發商是三大主機廠商拉攏的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