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知識付費-工業化與貨幣化探索(37頁)

知識付費市場蓬勃發展,新玩家不斷加入。2016年被稱為知識付費元年,大量知識付費類app及重量級子欄目上線,特別是音頻分享平臺“喜馬拉雅FM”、語音問答平臺“分答”、知識分享社區“知乎live”以及知識訂閱產品“得到”,在很短時間內快速吸引了大量人氣和關注度,幫助許多內容生產者實現知識變現。

知識付費持續獲資本青睞,仍處于高速增長中。根據阿里應用分發統計:2017年二季度,喜馬拉雅、得到、分答等App都有明顯的增長,其中,喜馬拉雅、得到、分答、知乎、豆瓣5家知識付費平臺同比增長率均在50%以上。

界定知識付費:軟知識付費,可以將其作為介于內容變現和線上教育中間的第二層。知識付費有別于內容變現領域的其他非知識產品,用戶消費目的是從長期上來提高自己,而非短期效用,可以看作是一種投資。同時,知識又涵蓋很多信息和形式,在出版、教育和培訓等領域,具有一定普適性、系統化的知識以書、學歷和技能資質等標準化產品進行付費輸出,這些主要是硬知識,本文所分析的知識付費為軟知識付費,即消費者通過互聯網技術付費獲取垂直領域的個性化信息、資源和經驗等,達到認知提升、情感滿足、階級歸屬等目的的消費行為。

用戶群體規模:TopKlout 調查數據顯示,知識付費人群與大專和本科及以上學歷較高的人群有高度重合。根據CNNIC第39次報告,2016年我國網民規模達7.3億人,其中大專和本科及以上人群占比為20.6%,因此估測2016年知識付費人群基數約為1.5億。根據中商產業研究院數據,2020年我國網民規模將達9.3億人,假設2020年大專和本科及以上比例達22%,預測2020年知識付費人群基數將達2億。

2020年市場規模預測:付費轉化率:得到公布該數據為30%,但用戶規模更大的喜馬拉雅公布數據顯示僅有3%的用戶參與過知識付費,因此我們假設2020年付費率可能值為10%、12%、14%、16%、18%、20%。年ARPU值:假設可能值為400元、450元、500元、550元、600元,按照上述公式對市場規模進行敏感性分析,得2020年知識付費市場規模預計為80億—240億。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