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端:國家意志,暖風頻吹。政策關鍵詞: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從2010年印發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以來,政府出臺一系列政策來鼓勵職業教育行業發展,支持深化改革職業教育辦學相關體制,建立校企合作機制,推進產教融合。其中,2014年5月國務院印發《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全面部署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并在后續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規劃(2014-2020)》明確職業教育在2020年要達到的目標為“中等職業教育在校生達到2350萬人,專科層次職業教育在校生達到1480萬人,接受本科層次職業教育的學生達到一定規模。從業人員繼續教育達到3.5億人次”。民促法正式施行,教育資產證券化提速。《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作為教育行業中最主要的幾部上位法之一,確定了民辦教育行業的基本規則。2016年11月7日,十二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審議并通過了《民辦教育促進法》,規定民辦學校的舉辦者可以自主選擇設立非營利性或者營利性民辦學校,但是不得設立實施義務教育的營利性民辦學校,修正案自2017年9月1日起施行。職業教育是此次《民促法》落實最直接受益領域之一,尤其是市場上的一些職業教育培訓機構,上市障礙基本被清除。“營利性民辦教育”的口子放開,資本市場上教育板塊的容量會大幅增加。預計相關利好領域資產證券化速度將加快,A股有望迎來新一輪教育企業上市潮及并購潮。
市場需求:高技能人才缺口與就業壓力催生海量市場空間。傳統產業行業加速轉型升級,對高素質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產業升級所帶來的對職業技能的新要求以及就業培訓隊伍的增大,為職業培訓市場帶來了發展良機。隨著信息技術和計算機服務、金融、電子商務等現代制造和服務業發展迅速,傳統產業行業加速轉型升級,企業對員工文化水平要求提高,對高素質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截至目前,我國中、高等職業教育在校生分別為1656.70萬人和3647萬人,教育規模全球第一,然而在職業院校規模迅速擴張的背后,高技能人才缺失是目前我國職業教育的不可回避的事實。根據人社部公布的數據,截至2014年底,我國技能勞動者達1.57億人,高技能人才總量僅僅達到4136.5萬人,技能勞動者占就業人員的20%,而高技能人才僅占技能勞動者的26%。對高技能人才的大量需求將催生職業教育領域海量市場空間。
資本驅動:資本在一級市場前瞻布局,多點開花。職業教育領域融資數目保持高熱度,億元級別融資項目占比提升。近年來,教育行業發展迅速,其市場的巨大潛力吸引了大量的資本關注。一級市場上,近幾年職業培訓在一級市場上的投融資數量排名保持前三, 2016年共56起,與排名第一的K12教育僅相差1起。受資本寒冬大環境的影響,2016年教育行業大部分細分領域投融資案例大規模收縮。與其他領域同比大幅下降不同,職業培訓融資數量與2015年基本持平,其占比則由2015年的11%上升到2016年的16%。從投資金額來看,千萬元級別及以上的投資項目占比有所上升,市場對職業培訓的投資熱情依舊高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