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職業教育行業深度報告(30頁)

職業教育分類。職業教育是指:受教育者實施可從事某種職業或生產勞動所必須的職業知識、技能和職業道德的教育,主要包括職業學校教育(學歷教育)和職業培訓(非學歷教育)。職業學校教育是學歷性的職業教育,分為初等、中等、高等職業學校教育;職業培訓是按照職業或勞動崗位對勞動者的要求,以開發和提高勞動者的職業技能為目的的教育和訓練活動,是非學歷性的短期職業教育,主要包括從業前培訓、轉業培訓、學徒培訓、在崗培訓、轉崗培訓及其他職業性培訓。從終身職業教育體系來看,可以分為職業輔導教育(學生)、職業繼續教育以及勞動者終身學習。

追根溯源:洋務運動催生職業教育,解決工業人才數量缺失為核心痛點。職業教育學校起源于洋務運動,核心痛點:國內工業發展帶來對工業人才的需求(著重解決人才數量的缺失)。中國第一家真正意義的職業教育學校——福州船政學堂成立于1867年,其成立的核心背景為在洋務運動期間,國內興辦了大量的工廠,但國內具有專業技能的人才供不應求,其中左宗棠于1866年成立福州船政局面臨人才缺乏的相同問題,后于1867年成立專門培訓船政船務的技能的職業學校——福州船政學堂。總體來看,催生了職業教育的發展,在早期推動了職教行業的成長,但由于洋務運動自身的問題未能把職教行業規模進一步擴大,僅出現了為數不多的代表型學校。

回看當下:人才供需不匹配新痛點,推動職教行業持續發展。當下職業教育行業痛點:求職市場人才供給與企業需求不匹配,專才缺失,滿足企業需求的技能型人才缺失,低學歷人員技能程度不夠、高學歷人才實用性不強,給職業教育行業提供了發展機會(著重解決人才質的缺失)。從細分行業來看,TMT行業就業競爭程度最為激烈。企業端:經濟發展行業成長,對人才需求增加,人才缺口逐年凸顯,其中金融和IT行業人才缺口較大。隨著高校招生人數的不斷擴張,高校畢業生人數保持穩定的上升趨勢,同時消費升級驅動的海外留學人數逐年提升帶來的留學回國人數逐年提升,國內外人才雙重疊加就業人口逐年提升。但從整體來看,隨著我國宏觀經濟以及高成長行業快速發展,我國求職倍率(有效需求人數/有效求職人數)從2001年的0.65提升至2017年的1.11,從過去的供大于求至今的供不應求,國內企業招聘難問題逐年凸顯。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