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血液灌流專題報告-30%高成長可期(29頁)

血液灌流利用吸附原理凈化血液,技術不斷成熟。血液灌流治療原理是將患者的血液從體內引流到體外,利用血液灌流器中的吸附劑對血液中的毒物和廢物進行吸附,再將凈化后的血液回輸到人體內,以達到凈化血液的治療效果。 1948年,外國學者首次嘗試使用離子交換樹脂進行血液灌流動物實驗,但臨床應用仍難以推廣。1964年Yatzidis首次使用血液灌流對尿毒癥患者進行治療,實現了血液灌流的臨床應用。此后隨著技術不斷研發和進步,血液灌流治療領域不斷拓寬至肝衰竭、免疫吸附等多個領域,血液灌流技術逐步走向成熟。?

活性炭和樹脂為灌流器常見吸附材料。從吸附原材料上分析,目前吸附材料主要分為多功能炭材料(例如活性炭等)、樹脂吸附材料(例如中性大孔樹脂等)、多糖類吸附材料(例如殼聚糖等)、免疫吸附劑四大類。其中,由于多糖類吸附材料吸附量太小且材料本身強度較低,免疫吸附劑局限于吸附特定致病毒素,目前多功能炭材料和樹脂吸附材料為血液灌流器常見吸附材料。活性炭:孔徑難以精準調節,且孔徑分布不一,特異性吸附能力較弱,主要用于毒物中毒或藥物中毒的救治;中性大孔樹脂:能精確調節孔徑且孔徑分布均勻,特異吸附能力較強,應用領域較為寬廣(適應癥包括尿毒癥、重癥肝病、中毒、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全血灌流和血漿灌流是兩種主流血液灌流技術。從技術路徑上分析,血液灌流器主要采用血漿灌流和全血灌流兩種技術。血漿灌流技術需先借助血漿分離器將血漿從血液中分離,然后配合專屬的灌流設備進行血液凈化,操作比較復雜;全血灌流技術無需將血漿事先分離,借助灌流器直接進行血液凈化,操作比較簡單。目前,國外血液灌流產品主要采取血漿灌流技術,我國血液灌流產品主要采取全血灌流技術。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