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進口依賴度高,能源緊張問題突出。近年來,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驅使對石油資源的需求不斷提升,2016年我國原油表觀消費量達到57,775.5萬噸,同2000年的消費量22,231.7萬噸相比提升了1.5倍,其中進口依賴度達到69.22%,同2000年初相比提升了40.85個百分點。同時,我國汽車工業迅速發展,產銷總量持續增長,2016年我國汽車產銷分別為2819.31萬輛和2802.82萬輛,截止2016年底,汽車保有量1.94億輛。汽車用汽柴油消費是我國汽柴油消費的大頭,每年新增的石油消費量的70%以上均被新增的汽車所消費,而我國千人汽車保有量與發達國家相比仍有較大的差距,預計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汽車保有量仍將持續增長,由此帶來的能源緊張問題將更加突出。
環保政策趨嚴,全球重視節能減排。發達國家積極推進更為嚴格的燃油消耗標準。為應對全球資源緊張及氣候變暖,歐美日等汽車工業發達國家早已采取積極措施以推動和促進汽車節能技術發展、提高汽車燃油經濟性水平,先后制定了新一輪針對2020年甚至更長遠的各年度乘用車燃油消耗量標準法規,并將汽車節能工作的重點從乘用車及輕型汽車轉向中重型商用車,如歐盟2009年通過了強制性的法律手段取代自愿性的CO2減排協議,在歐盟范圍內推行汽車燃料消耗量和CO2限值要求和標示制度,要求到2015年和2020年乘用車CO2排放分別達到130g/km和95g/km的目標;美國于2010年4月和2012年8月分別發布了針對2012-2016(第一階段)和2017-2025(第二階段)的輕型汽車燃料經濟性及溫室氣體排放規定,要求2025年美國輕型汽車的平均燃料經濟性達到54.5mpg;日本已經提出了至2020年的輕型汽車燃料經濟性標準,預計到2020年,乘用車平均燃料經濟性水平達到20.3 km/L,與2009年的16.3 km/L相比,燃料消耗量下降約20.3%。因此,至2020年及以后,汽車燃料消耗量及對應的尾氣排放將更為嚴格。
部分車企未達標,減排任務艱巨。企業平均燃料消耗超標情況依然嚴重。2016年度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已經公布,總共95家國產車企和27家進口車企中,超標車企達到了43家,占比為35.2%。在95家國產乘用車企業中,有65家完成了2016年的目標,30家未達標。在主要的合資廠商中,長安福特、上汽通用北盛、四川一汽豐田、廣汽菲克、奇瑞捷豹路虎、廣汽三菱等企業沒有達到油耗標準,而沒達標的自主廠商主要有長安汽車、長城汽車、海馬汽車、東南汽車、華晨金杯、江鈴汽車、力帆汽車等。這些車企沒有達標的主要原因是大排量中大型乘用車占比偏高。而進口乘用車企中13家車企未達標,主要有捷豹路虎、福特、克萊斯勒、日產、三菱等,同樣大多為進口大排量SUV車型拖累了油耗。此外,如法拉利、邁凱倫、阿斯頓馬丁等進口超跑車型的油耗同樣超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