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光處在快速增長期,是IVD當下黃金細分,最具投資價值。我國IVD市場規模在2017年擴充至600億,其中免疫診斷占比將近40%。化學發光作為免疫診斷最先進技術,國產技術蟄伏期已過,進入快速增長期,增速達25~30%。
容量大、運用廣、政策利好,進口替代是方向,化學發光處于優質跑道。在需求上,存量需求正進行方法學上的更迭,增量需求隨著健康意識和醫療投入增多也在不斷增長,大約現有200多億容量;在運用上,發光檢測覆蓋項目廣,幾乎涉及醫院所有科室,抓地力強;分級診療、區域檢驗中心等政策將有效推動國產發光的發展。目前進口企業占發光市場的90%,隨著技術的不斷突破,進口替代勢不可擋。
怎樣實現進口替代?1、價格優勢,在同一定價下,試劑屬于醫院的“成本項”,在國產檢驗質量與進口相近時,醫院會選擇性價比高的國產產品。2、研發能力,現國產廠家逐步掌握核心技術,在儀器參數上已經可比進口產品,試劑種類也迅速鋪開,在儀器、試劑的精確性和穩定性上還有待提高。3、精準定位,通過特殊檢驗項目進入三級醫院,建立品牌形象,待今后大規模替代;憑借渠道優勢,迅速搶占二級醫院空白市場;以參與建設區域檢驗中心的方式涉足基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