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營銷行業專題-廣告公司何去何從(25頁)

廣告整體增速放緩,向新媒體、非一線城市遷移。2016 年我國廣告市場規模6500 億,增速8.6%,已是全球第二大廣告市場,其中影院、互聯網、商務樓宇等新媒體廣告近年來增速均在20%以上,持續侵蝕電視、紙媒等傳統媒體份額。線上流量向移動端轉移,2016 年移動營銷市場規模增長75%而PC 端營銷首次下滑;線下流量價值提升,互聯網公司成為生活圈媒體品牌投放主力;一線城市投放成本提升,非一線城市廣告覆蓋能力趨近一線城市,收入增長潛力大。

并購整合依然大趨勢,咨詢公司虎視眈眈。營銷巨頭內生增長放緩,六大4A 公司內生增長率均值由2015 年5.4%降至2016 年3.2%;并購整合依然是營銷行業大趨勢,2016 年全球廣告公司并購800 余起;與收購相伴商譽亦持續增長,4A 公司的商譽/凈資產比率平均157%,三分之一的A 股營銷公司該比率超過50%。此外,咨詢公司面對執行壓力和需求變化,通過收購營銷公司快速切入廣告行業,德勤digital 收入已接近WPP,倒逼營銷公司深耕數據構筑新的競爭壁壘。

網絡廣告形式多樣化,創新類型侵占傳統網絡廣告份額。2016 年電商廣告份額首次超越搜索廣告,占比30%居首位。信息流廣告爆發,規模超300億,同比增長90%,預計未來幾年增速保持50%以上。受益視頻平臺崛起、消費升級、用戶習慣遷移等,內容營銷快速增長。伴隨移動應用出海的爆發,移動出海營銷勢頭迅猛,領先企業加強本地化能力鞏固先發優勢。OTT 營銷規模仍小,發展空間大,2019 年有望提升10 倍至百億市場。

市場集中度提升,背靠大樹者亦有隱憂。Google、Facebook 占全球數字廣告50%+份額,BAT 占國內數字廣告近60%份額,廣告市場集中度提升,大型媒體話語權越來越強。背靠巨頭的代理商毛利率偏低,或將面臨價格戰。主打的精準營銷面臨爭議,寶潔等廣告主直指造假和返點,數據挖掘和打通及第三方監測亟待加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