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宏觀層面來看,2016 年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33.23 萬億元,同比增長10.43%,居民消費在我國經濟結構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而通過推動消費信貸市場的增長和繁榮有利于刺激實體市場經濟,將有助于促進我國經濟實現戰略轉型。從行業空間角度來看,我國居民負債率遠低于澳大利亞、加拿大、美國等發達國家,我國居民杠桿率尚有較大提升空間,這為我國消費金融市場提供巨大的上升潛力。從需求層面來講,伴隨著互聯網技術成熟及電商消費習慣形成而成長的年輕群體,帶動超前消費的社會風潮,推升消費金融整體滲透率,從而助推消費金融產品日益增長,并驅使我國消費金融市場愈加成熟。
我們認為把握消費金融市場的關鍵因素在于三點:場景、資金、風控。其中,場景解決對具有消費需求客戶的引流,資金決定可以開展的消費信貸規模體量以及資金成本,風控決定消費金融公司是否能夠合理高效地篩選優質目標用戶,并對拖欠用戶實現有效催收。
從中國將來的行業競爭格局來看,銀行系以其嚴謹的風控體系和優質的客戶群體在信貸規模體量和壞賬率上均占據絕對優勢地位,不過相對薄弱的獲客手段和缺乏細分市場投入的渠道也成為其短板;消費金融系依托著不同于銀行客戶群體的產品定位以及眾多線下門店的導流優勢,加之政策的大力支持,也成為消費金融市場主流之一;此外,電商系憑借著天然的消費場景以及優質便捷的消費金融產品體驗,成為市場最為引人注目的力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