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信引領“云管端”建設,從管道商向服務運營轉型,構建平臺服務,不斷尋求物聯網商業模式的創新。中國電信作為網絡運營商,積極尋求產業合作,將重點放在服務運營上,預計與愛立信DCP平臺合作推出的連接管理平臺將于5月31日上線,應用使能平臺也將于2017年12月推出。在商業模式方面,電信基于自身數據服務,不斷完善數據計費模式以適應產業創新。
華為NB-IoT芯片率先于2017年三月底投入量產,其余各大芯片商緊隨其后,集中在三季度投入量產。華為2016年9月推出首款NB-IoT芯片Boudica120,2017年三月底將量產海思Icensi芯片,四月預計出貨20萬片,往后可達月出貨量百萬片,Boudica120也將在第三季度投入量產。緊隨華為步伐,高通,Intel、聯發科、展銳等芯片廠商也陸續公布2017年NB-IoT芯片量產計劃,其商用芯片也將陸續在下半年發布,產業鏈參與者增加,將從硬件成本端和解決方案端推動行業發展。
智慧城市驅動燃氣、水電等管網智能化需求,帶動智能表計出貨需求增加,NB-IoT的標準化將有效區分物聯網應用場景,進一步推動智能表計行業增長。管網規模的擴大造成人工抄表成本高等問題日益突出,智能表得以打開市場,金卡股份智能燃氣表出貨量近兩年保持200%以上增速,2016年出貨達100萬臺,同期IC表出貨量下降10%。隨著NB-IoT標準落地,智能表成本高、覆蓋差、功耗高問題得以解決,后續市場規模將進一步擴大。除燃氣表外,寧波水表、三川智慧等物聯網水表需求也迎來結構性的快速增長。
深圳水務與電信華為合作推出全球首個智慧水務項目,將完成十三五期間完成58萬個智能水表安裝,后續將覆蓋220萬戶。深圳水務一方面構建物聯網服務體系,同時推動智能表市場的發展,截止2017年3月,已完成1200個智能水表的安裝。智能水表的推廣應用將有利于家庭和企業漏水情況的實時監控,同時也能提高城市防洪能力。此次會議,各地水務公司代表來深交流或將為后續全國大規模推廣埋下伏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