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報】物聯網專題-eSIM技術(24頁)

物聯網時代SIM升級的明牌與暗牌。萬物聯網帶來節點數增長,以及運營商蜂窩網連接占比提升帶來了SIM卡需求爆發;另一方面,SIM帶來技術升級,帶來了產業鏈和管理模式的變革,產業鏈主導權存在博弈。6

SIM技術變革,eSIM應運而生。eSIM相比傳統SIM技術具有低成本、便利性、靈活性、安全、跨區域部署以及遠程管理等功能優勢等優勢,相比純軟件SIM更能適應遠程管理和運營商利益訴求,廣泛應用于物聯網領域。同時,eSIM帶來產業鏈和管理模式的變革,簽約管理(SM)平臺有望成產業鏈核心。7

運營商積極推動eSIM物聯網應用,預計2017全面商用。運營商主導是推進eSIM商用的前提和基礎,特別在物聯網領域,運營商的訴求和利益需重點關注。目前,物聯網eSIM應用基本條件具備,國內三大運營商均提出基于eSIM的物聯網平臺建設,預計2017年全面商用,加速替代傳統SIM。8

產業鏈角色重新分配,卡商轉型SM平臺成為趨勢。eSIM帶來產業鏈上角色的重新調整。由于運營商對用戶識別、鑒權安全性和可靠性的高要求,未來eSIM采購模式中,卡商仍將處于核心地位。一方面產業鏈角色重新分配,卡商轉型SM平臺成為趨勢;另一方面,雖終端廠商也在試水直接面向用戶的增值服務市場,但因和運營商利益沖突,難獲支持。9

積極關注物聯網需求下的eSIM機會,以及eSIM模式下帶來的卡商轉型機遇。未來3年,萬物互聯落地,連接數大幅增加,eSIM需求將對應一個新增的百億級市場。目前,國內卡商(東信和平、恒寶股份、天喻信息等)在eSIM領域正積極跟進,eSIM普及使卡商有望從硬件制造到解決方案轉變,產業鏈地位大幅提升。從時間表看,國內eSIM的需求有望從2017年逐步爆發,SM平臺的商業模式也會隨著物聯網終端用戶和eSIM需求的增長而逐漸清晰。當前市場對此方面認識不足,建議積極關注。1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