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報】共享經濟,下一個萬億級市場(66頁)

共享經濟的本質——整合線下的閑散物品或服務者,讓他們以較低的價格提供產品或服務。對于供給方來說,通過在特定時間內讓渡物品的使用權或提供服務,來獲得一定的金錢回報;對需求方而言,不直接擁有物品的所有權,而是通過租、借等共享的方式使用物品。共享經濟的發展——去中介化和再中介化的過程。去中介化:共享經濟的出現,打破了勞動者對商業組織的依附,他們可以直接向最終用戶提供服務或產品;再中介化:個體服務者雖然脫離商業組織,但為了更廣泛的接觸需求方,他們接入互聯網的共享經濟平臺。共享經濟平臺的出現,在前端幫助個體勞動解決辦公場地(WeWork 模式)、資金(P2P貸款)的問題,在后端幫助他們解決集客的問題。同時,平臺的集客效應促使單個的商戶可以更好的專注于提供優質的產品或服務。共享經濟生而逢時:“共享”概念早已有之,信息共享是web2.0 時代最大的特征之一,而共享經濟則徹底是移動互聯網下的產物。1)全民移動化,尤其是服務提供者(如出租車司機)開始接入移動互聯網,打開共享經濟的前端供給;2)移動支付:移動支付隨著移動互聯網的應用而普及,支付的全面應用成為保證共享經濟平臺的便利性、中介性的最重要條件;共享經濟平臺提供了供給方與需求方的互相評價機制、動態定價機制,成為共享經濟發展最佳的注腳。

共享經濟龍頭已現:Uber 和Airbnb 作為全球共享經濟產業內的龍頭,在過去3 年迅猛發展,兩家成立不到10 年的企業,當前估值已經分別達到510 億美金和255 億美金。其中,Uber 公司成為全球估值達到500 億美元用時最短的公司(5 年零11 個月),并超過小米成為全球估值最高的非上市科技公司。

共享經濟將成為社會服務行業內最重要的一股力量:在住宿、交通,教育服務以及生活服務及旅游領域,優秀的共享經濟公司不斷涌現:從寵物寄養共享、車位共享到專家共享、社區服務共享及導游共享。新模式層出不窮,在供給端整合線下資源,在需求端不斷為用戶提供更優質體驗。

1 2 3 4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