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零售終端激烈競爭的背景下,得生鮮者得流量。生鮮產品是全球消費市場重要的品類之一,由于其保質期較短,消費呈現少量多次的特點,而60%的消費者表示在購買生鮮的同時會交叉購買其他零售商品。
生鮮需求快速增長的拐點在何處?參照日本經驗可發現一些端倪。日本生鮮量快速發展的起始點是1979年,兩個指標可與中國對比:(1)日本1979年人均GDP達到9000美元,我國2014年人均GDP達到7600美元,收入提升是消費升級的基礎。(2)日本1979年家庭冰箱保有率98.6%,2012年我國城鎮居民冰箱保有率98.5%,家庭冰箱保有率飽和后生鮮消費需求快速崛起,從而推動流通環節冷鏈基礎設施的快速發展。
我國目前生鮮的主要零售渠道是“農貿市場等渠道、超市社區、電商”三個渠道,渠道占比大約為55%,38%,7%,冷鏈物流基礎設施不夠完善,流通環節損耗率高,使得目前電商渠道盈利較難。生鮮存在消費場景、消費品質兩個維度的升級,超市、電商渠道相比農貿市場更加干凈、標準化,產品品質更高,未來這兩個渠道會逐步渠道農貿市場及街邊攤。
2016年社零中糧油食品3.45萬億,生鮮1.36萬億(電商950億,占比7%),第三方機構預測2020年生鮮2.31萬億(電商3470億,占比15%),復合增速增速14.16%。假設超市渠道占比50%,2020年超市生鮮銷售額1.15萬億,這一塊的市場份額一定是被永輝、家家悅這類具備優秀生鮮管理經驗的公司占領,生鮮流通環節的冷庫物流需求巨大,宏輝果蔬募投項目主要用于建冷庫,未來業務成長空間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