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年直播市場規模達150 億元,預計2020 年直播市場規模將達到600 億。其中移動直播將快速發展,預計將從2016 年的26 億上漲達2020年的295 億,占直播市場總規模的近50%。根據CNNIC 統計調查表明,截止2016 年6 月,網絡直播服務的用戶規模已達3.25 億,占網民使用率的45.8%,相比2015 年提升62.5%。其中體育直播仍為使用率最高的細分領域,真人聊天秀、游戲直播在大量資本的投入下也占據較大的份額,演唱會直播作為一種新的摸索方式也有不錯的發展。
2016 年約一半的用戶是直接通過獨立直播平臺接觸直播,但隨著視頻網站、社交平臺、門戶網站與直播的強勢鏈接,越來越多的用戶通過這些平臺上分享的鏈接接觸直播行業。未來獨立直播平臺將仍是直播內容的主要分發渠道,但社交、視頻網站會是其很好的流量入口。
根據歷代互聯網產品的發展歷程,當產品模式在PC 端得到驗證,隨著移動硬件以及移動網絡的發展,其必然回向移動端遷移,例如通訊工具、社交工具、網絡游戲、在線視頻等等。直播行業也是一樣,隨著智能手機攝像、錄音功能的提升,3G/4G 以及WiFi 的普及,主播可以隨時隨地進行直播,用戶也可以隨時隨地收看直播,極大的降低了直播的門檻,應用場景也不再局限于秀場、游戲,全民直播概念的推出更是讓直播移動化成為必然趨勢,會替代PC 端成為主流。
秀場直播、游戲直播龍頭已現,泛娛樂直播的垂直領域仍在摸索。PC端的早期秀場直播以YY、9158、六間房三足鼎立,移動端秀場直播則創業公司迭出;游戲直播五強混戰,騰訊領先;泛娛樂直播的全民直播模式主要以社交為主,流量為核心,已有平臺具備優勢,垂直領域仍在探索中。各大平臺模式類似,但又各有奇招。
直播平臺興起之初,各平臺利用“荷爾蒙戰略”快速吸引用戶,內容低俗的問題十分明顯,審核力度十分薄弱。隨著直播行業趨于成熟,國家希望可以改善這一問題,2016 年下半年發布了一些列有關于直播的法律法規,大幅提升了監管強度。11 月4 日,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發布了《換聯網直播服務管理規定》,對直播服務進行了詳細的規范,堪稱直播行業最嚴監管條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