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報】娛樂社交,IP為王(40頁)

IP制造差異,內容匯聚流量,泛娛樂消費變現。傳媒企業通過布局泛娛樂IP產業鏈提高核心競爭力,以并購上游的IP內容開發和中游IP資源挖掘放大為主。IP和消費品的結合使消費品承載IP的形象、內容,以此喚起消費者的情感寄托,激發購買欲望。因此IP為消費品創造新亮點,成為目前電商的新入口,并且線下的IP展會、IP體驗店等新業態為消費市場打開增長空間。泛娛樂跨界深化下游IP衍生品市場,IP為玩具注入“靈魂”,強力助推玩具銷售,有效提升產品附加值。1

與市場觀點的不同:IP周邊不僅有影游聯動、衍生品變現,IP展會、IP體驗店等新業態是新增長點。IP與場景式消費結合增強了消費者的體驗感和忠誠度。LINE、輕松熊展會的成功提振了中國IP展覽市場發展信心。同時IP相關的演唱會、主題樂園可深度開發IP資源。另外IP也與傳統品牌結合,達到粉絲經濟與品牌效應協同發展,但選擇IP時首先要考慮IP的粉絲人群是否和產品的定位相吻合。品牌娛樂化是趨勢,營銷娛樂化、渠道娛樂化已體現,而IP附加是從品牌文化角度增強娛樂性。我們認為在存量消費市場的情況下,新穎的創新品和新營銷方式可以吸引人;而在單身經濟和無聊經濟下,具有溫度和情感的品牌更獲消費者青睞。國外LINE品牌,通過人物形象娛樂化的表情抓取了消費者在不同場景下的內心情感。2

多數新世代和新中產階級認同IP文化。新世代成長經歷中接IP影視劇,成年后他們變為新消費力量;且追求個性化產品,因而IP附加于品牌的產品& 獨立的IP產品和業態可形成差異化優勢。新中產階級是未來主流消費人群,追求精致化生活和高性質比產品。IP展會/主題樂園、IP咖啡廳/下午茶是賦予精致生活的一種方式,也可滿足這類群體愛社交、愿分享的需求。4

中國現有IP內在價值挖掘不充分,加大單一產品IP化是解決方案之一。中國授權市場尚處開發初期,IP運營方對IP仍無成熟的衍生消費品開發體系,變現渠道也較為單一。借鑒海外,娛樂和角色形象類衍生品創收最高;迪士尼從動漫文化出發,圍繞單一IP反復利用和開發形成輪次收入。因此從開發源頭增強娛樂性并增強IP在各個業態之間的轉化是解決方案之一。3

產業鏈公司需增強供應鏈管理能力并向產業鏈上游延伸,深度挖掘IP價值。IP消費品要求精品化,深入供應鏈確保質量;IP消費品注重時效性,快速反應能力成關鍵。同時電商和IP消費品的結合具有較強的互補性。企業向IP產業鏈/供應鏈上游延伸,可擁有更高的話語權,增大盈利空間。5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