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因素促使CMO行業快速成長
CMO,即合同定制生產組織(Contract Manufacturing Organization),其業務涉及藥物生產的各個環節,包括藥物生產工藝和處方開發,臨床試驗用藥、化學藥原料藥和中間體、高活性原料藥、制劑的生產和藥品包裝等方面。近年來,“專利斷崖”到來和研發成本提升加速了大型藥企的外包進程,通過將藥物研發和生產中部分環節向CMO企業外包以達到提升自身經營效率,降低營運成本,分散研發風險的目的。此外,中小型新藥研發企業的興起也進一步刺激外包需求增長。
全球CMO市場份額仍主要位于西歐和美國。但中國和印度占比逐漸擴大;國際領先CMO企業在細分領域中占據主導地位
按地區劃分,全球CMO市場份額仍主要位于西歐和美國,但近年來中國和印度發展速度較快,根據Informa的預測,到2017年,西歐和美國地區的CMO市場份額占比將出現萎縮;與此同時,中國和印度的市場份額占比將繼續擴大,占比將提升到7.91%和7.3%。目前在國際上,領先的CMO企業有Catalent Pharma、Boehringer-Ingelheim、Lonza等,這些企業的業務同質性不強,但是往往能夠在自身的細分領域之中占據主導地位,形成差異化的競爭優勢。此外也都進行全方位的布局。進入藥物早期研究外包服務領域或覆蓋藥品生產的整個環節。除了傳統的化學藥原料藥,近年來抗體偶聯藥物、生物藥的外包生產等也進入了快速發展階段。
本土CMO企業優勢明顯,發展趨勢長期向好
相比起其他國家,中國CMO企業在成本、質量控制、專利保護和研發能力具有一定優勢,在未來CMO產業向亞洲地區轉移的趨勢之中,中國企業有望獲得更多份額。國內CMO企業未來主要有以下兩個發展方向,一條路徑是深耕原料藥和醫藥中間體領域,以生產高毛利率的創新藥中間體和原料藥為基礎,并進一步向制劑開發和外包生產、生物藥CMO等高端業務拓展。另一條路徑是進行產業鏈的整合,圍繞藥物研發流程進行布局,打造CRO-CMO一體化企業,實現新藥研發一體化服務,有利于爭取到更多的客戶資源。此外,MAH制度的實行和本土新藥研發企業興起將助推國內CMO市場份額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