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海洋公園發展特點:以海洋世界娛樂集團為例:(1)建在人口密集區域周邊,形成公園集群,客流有效轉化;(2)多樣化的產品組合(動物+刺激游樂設施+親子項目),拓寬目標客群;(3)引入強IP支撐主題公園發展。(4)收入來源過于集中;(5)政策風險較大。
國內海洋公園發展特點:以大連圣亞、海昌海洋旅游為例:(1)海洋公園以極地、海洋動物展區為主,游樂設施較少,目標客群為家庭游客;(2)合作開發自有IP,培育期較長;(3)依托管理運營經驗和動物保育技術,落地輕資產項目;(4)結合主題公園的目標客群,開發兒童互動娛樂項目,實現導流。
海外 vs.國內海洋公園發展路徑及對比分析:(1)國內的衍生消費具有提升空間,海外非門票消費占比接近4成,而國內海洋公園非門票消費占比僅為20%左右,主要通過落地輕資產項目提升非門票銷售收入比重。(2)從異地復制進程看,海洋世界娛樂集團全美布局基本完成,11個主題公園投入運營;海昌海洋公園經過2006-2011年的快速擴張期,目前擁有投入運營的主題公園8個以及在建項目2個,步入穩定發展期;大連圣亞前期擴張較為謹慎,近2年開始步入快速擴張,目前2個重資產海洋公園,2個輕資產項目投入運營,預計未來2-3年將有多個項目落地,在國內形成10個左右的產品線。(3)海外通常擁有多個品牌,彼此有清晰的主線串聯,差異化經營,并不是簡單的重復,并在一個區域由2-3個公園形成集群,提升游客停留時間及復游率;國內形式較為統一,無論從動物的設臵還是表演的內容看都較為同質化,每個區域單體經營(除長隆外)。(4)海外產品更加豐富,擴大目標客群。而國內主打海洋動物展示及互動,對兒童具有較強的吸引力,而對年輕人的吸引力欠佳。(5)海外引入強IP,而國內以合作構建自有IP為主,具有較大不確定性,培育期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