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報】全球銅產業鏈概況梳理(19頁)

1、銅及銅合金介紹
銅具有導電性導熱性好、抗磁化、耐腐蝕、易加工等特點,形成合金后還具有其他性能如形狀記憶、超彈性、減震性等。其中黃銅是由銅和鋅所組成的合金,白銅是銅和鎳的合金,青銅是銅和除了鋅和鎳以外的元素形成的合金,主要有錫青銅、鋁青銅等,紫銅(又稱紅銅)是銅含量很高的銅,其它雜質總含量在1%以下,即工業純銅。1 2

2、銅產業鏈介紹
銅產業鏈包含了從礦山開采、銅礦冶煉、加工成材、終端消費的整個過程。上游主要是對礦山原礦進行開采和篩選,得到主要原料銅精礦。中游主要是冶煉環節,得到能直接用于加工的精煉銅(這里陰極銅、電解銅、精銅、精煉銅表示同一個含義);其中由銅精礦冶煉得到的精煉銅為原生精煉銅,由回收來的廢雜銅冶煉得到的精煉銅為再生精煉銅。下游主要是通過不同的加工工藝,將精銅加工成各種形狀的銅材產品,如銅棒、銅管、銅板帶、銅箔等。最后,銅材作為產品進入消費終端,其中最主要的終端是電力、建筑、房地產、電子、交通等行業。3 4

3、銅生產工藝介紹
銅礦開采方面,可分為地下開采和露天開采兩種方法。露天開采比地下開采具有開采效率高、成本低的優越性。此外有些礦床,先是露天采礦,后轉入地下采礦。銅的冶煉包含原生銅冶煉和再生銅冶煉。原生銅冶煉方面,包括粗煉和精煉兩個環節,整體上可以分為火法冶煉和濕法冶煉兩種工藝。其中火法冶煉的原料適應性強、能耗低、效率高、金屬回收率高,其生產的精銅占總產量的80%以上。濕法冶煉設備更簡單、生產成本低、無SO2污染,但雜質含量較高、冶煉周期長、效率低、產能規模小、回收率不確定,再加上部分礦種的濕法冶煉存在技術障礙,該方法下精銅產量占比不到20%。5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