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醫藥仿制藥市場穩步增長:在過去十年間,全球醫藥支出一直有著穩步的增長。從2005年全球醫藥支出的6050億美元,增長到2015年的近1.1萬億美元。在過去五年里有5.14%的復合年增長率,相比世界GDP增長只有2.3%。
美國仿制藥市場蓬勃發展:美國醫藥市場是世界范圍內最重要的市場。美國的醫藥市場占全球市場份額一直是最大的,過去十年都在30%以上。美國2015年,醫藥支出增幅達到8.5%,處方藥總支出達到3095億美元。其中仿制藥占處方量的83%,銷售總額達到719億美元。據IMS預計,未來5年美國仿制藥市場復合年增長率將達到9.1%,在2020年銷售額將突破1100億美元。
打開的生物仿制藥大門:美國直到2010年,《患者保護與平價醫療法案》的頒布才填補了生物類似藥審批相關章程的制度空白。另一方面,由于生物藥的生產工藝的不確定性,流程更加嚴格復雜和對環境條件的苛刻要求,使得生產成本也更高。相比化學仿制藥,生物仿制藥的上市成本要高出近百倍。據山德士估計,一種典型化學仿制藥仿制成本為200-300萬美元;而生物仿制藥卻高達0.75-2.5億美元。所以一般生物仿制藥和專利藥相比,只能降價10%-30%,而化學仿制藥可高達80%-90%。
“三國鼎立”與“百家爭鳴”:仿制藥行業一直是在高度競爭中。根據Evaluate Pharma的數據,2014年全球仿制藥銷售總額為742億美元,其中前20的仿制藥廠商總計創造了617億美元,占總銷售額的83.1%。然而,只有梯瓦(Teva)和諾華(Novartis)旗下的山德士(Sandoz)占有10%以上的市場份額,也僅僅分別是12.2%和11.5%。只有包括邁蘭(Mylan),艾爾建(Allergan)和Sun Pharmaceutical在內的五家廠商的市場份額超過5%。隨著2015年,梯瓦收購了艾爾建的仿制藥業務,仿制藥市場份額更集中在梯瓦,山德士和邁蘭這三家企業中。而梯瓦的市場份額更是超過了20%。
我國仿制藥市場:我國醫藥產業一直有著較高的成長速度。醫藥工業總產值在“十一五”期間復合增長率達到23.3%,進入“十二五”后,仍保持著15.7%的高速發展。近些年來,不同于以往增速貢獻主要集中在低端的原料藥市場,目前化學制劑和生物制劑都得到了更加均衡的發展。